這部電影未演就先在基督教圈子裡引起小小興奮的騷動,據說許多教會包下電影院領會中小小一同欣賞。不曉得這些教會牧師是如何知道這電影值不值得推薦,是否符合聖經,也許他們先看過pre-view也未可知。出於這份好奇,我也來電影院觀賞一番。
這部電影從藝術的角度說,並不十分成功。說實在也很難啦!聖經故事畢竟不是小說,劇情本身缺乏戲劇的張力,也因為耳熟能詳,沒有懸宕性。勉強拍得通順,就不錯了。演員的演出,堪稱稱職,但只有演彼拉多和彼得的那兩位比較有看頭。雖然如此,我認為是非戰之罪,不能苛責。至少我還沒見過任何有藝術價值的宗教片。
倒是從表達教義的角度,某些細節的安排上挺有意思。在耶穌召叫彼得做漁人的漁夫那段,他遠遠望著伯多祿(彼得),手裡拿著一粒石頭,這在聖經上沒有,但象徵意義很足,預示了彼得做為教會的基石的使命。同時,他對伯多祿(彼得)說,要讓他生命不一樣,做漁人的漁夫,而目的是改變世界. 這“改變世界”也是他自己加的。可見這編劇很勇於表達他自己的神學觀,必要的時候不拘泥於經文字面的意義。這一點讓我耳目一新。必竟,還有很大比例的基督徒還是相信世界末日的,對這改變世界的盼望,恐怕會不以為然。
另外一處,伯多祿(彼得)發現耶穌復活顯現後回到門徒中間分享好消息,馬上拿出餅與酒來大夥兒進行一次聖餐禮儀(communion),意象上直接聯繫最後晚餐時耶穌設立聖餐的那一刻。這也是編劇脫離聖經的創作。而更妙的是,耶穌先“驚覺“猶達斯(猶大)出賣他,哀傷片刻後馬上取出餅與酒進行聖餐的設立,這個轉折與連結,藉著猶達斯(猶大)賣主所提示的聖死,豐富了聖餐的意涵,雖然也忠實演出經文“為的是記念我”,但這小小的細節已經把聖餐的意義擴大到真的在吃喝基督的地步。我不禁納悶,這編導是不是天主教徒?
短短的兩個鐘頭,要交代這麼多情節,又要維持一個流暢的故事線,取捨是必然的。大體上,這部電影的取捨是合理的。美中不足的是,這取捨的目標,只是交代了耶穌其人的品格特性,和他天主子的身份。至於更深刻的基督的意涵,要借許多經文的象徵意義來表達,挑戰性太高,就徹底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加納婚宴,山中顯聖容等重要片段就被遺漏了。而耶穌來到世界,從頭到尾都微笑滿面,顯露出憂愁的時後都與面對被補審判有關。這也讓聖言成為血肉的意義流於單薄。耶穌苦世人所苦的這種憂傷,沒有見到。
總的來說,已經可以說拍得很用心了,要用電影表達豐富完整的教義,實在太難,恐怕觀眾要有心理準備,還是潛心研讀聖經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