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 2019

湖北旅遊~德行問題


我自認為中國人,我愛中國,也愛我的同胞。因此談這個問題並沒有嘲笑或貶損之意,純粹較為客觀中肯的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並且,接觸得越多,我越能肯定,德行(或所謂的文明)和品格是完全無關的兩件事。德行永遠是相對的社會禮儀規範標準。一個人不管德行再差,只要在他環境裡屬於常態,他就沒有什麼錯。德行差的人完全不代表他的心腸不好。

我的旅行特別重視接地氣,也就是盡量貼近庶民的生活樣貌。在武漢,乃至湖北所見到的狀況,以我所去過的地區來看,在德性上可以說是中等。與西安,成都,重慶,貴陽相仿,比沿海城市如上海,蘇州,杭州,紹興等明顯的差,但又比鄭州,昆明,張家界等地好很多。

隨地吐痰非常普遍,男女皆然,似乎這是非常能夠被接受的舉動。有一些穿著時髦的女同志照吐不誤,而且毫不掩飾,直球對決。為了讓痰投放得離自己越遠越好,我見到一位女同志採坐姿,抬頭挺胸,清喉嚨,技巧地將痰匯集在築成圈狀的兩唇之間,運用內力,如吹箭一般噗一聲投向六尺遠著地,神乎其技!所以拉行李走在路上就要當心這種有機塗料。當然,這比狗屎要好得太多了。在襄陽的博物管理,牆上標語有提到不要吐痰,可見吐痰只有在這種特別莊重的地方,才被認為不宜。我見過餐廳掌櫃的一口痰就直接射向櫃檯裡面的地上,可見吐痰這件事甚至談不上是公德心的問題,因為它屬於“己所不介意,他人料也無妨”的範圍。

餐廳裡隨地亂吐食物的情況倒是比較少見。另外,綠皮火車(K字頭的所謂快車,其實是長途火車的最低等的)上髒亂也比較少。這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主要原因大概與這車子是從哪一個城市開來,開去哪一個城市有很大的關係。我坐的兩次綠皮車是成都和西安開來,到鄭州和武漢,所以還好。我在四川峨嵋做過從攀枝花開來的,嚇死你。動車和高鐵三四倍的價格把乘客檔次很明顯的切割開來。通常動車和高鐵上看不到什麼離譜的事。

吸煙的問題是非常難以忍受的大問題。除了在地鐵,動車,高鐵接近完全無煙之外,幾乎所有地方都有煙害,即便是標示禁止吸煙的場所。比較離譜的是,綠皮車上廣播已經在說不論任何地方都不許吸煙,還是很多人在銜接處吸煙,而且乘務員視而不見。更可怕的是,乘務員為了方便,會把車廂通往銜接處的門故意卡到關不死,因此滿車廂都是令人窒息的煙害。旅館裡抽煙更是普遍。如果是中央空調,八成會有煙味。就算把空調關掉,煙味還是會從走道鑽進來。奇怪了,旅館在走道理放一個煙灰缸等於在暗示可以吸煙。我說的旅館,是五星級的,如希爾頓。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們的逆來順受,顯然還沒有讓人吸二手煙等於是在謀殺這樣子的意識。回想一下,也就二三十年前的台灣,和再稍早一點的美國,不也是一樣嗎?辦公室都可以隨意吸煙的。

推擠是另一個比較突出的普遍現象。上下公交車,或在任何的排隊場合,非常具有攻擊性的推擠時常發生,被弄一下會被激怒。非常狠毒的用手臂尖硬的部位刺向對方腰部最脆弱的部分,好達到立即的殲滅效果,你一股氣才上來她已經得逞揚長而去了。沒錯,就是“她”!我的經驗是女多於男,而且年輕,受過教育的女子一樣凶狠。這種經驗需要在擁擠的排隊場所才會經歷。所以你在大陸只是高大上的掠過,不會有感。我則是幾乎百發百中的經歷到。要怎麼分析這種狠毒呢?是什麼樣的心態來合理化這麼可惡的行為呢?在寫這段的此刻,我回想到被攻擊的經歷都還會感到噁心憤怒。我只能說,大陸人大概自己被人家這樣攻擊根本視為家常便飯,不以為意,可能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推擠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根本談不上冒犯別人。

廁所是另一道風景線。大陸的公廁實在太方便了。而且各城市的市區裡到處可見的公廁設施相當先進,多半有專人隨時清洗,這實在太棒了。但是,老百姓的生活習慣有一部份人沒有跟上。首先,女同志如廁不關門,如廁完不沖水的現象很普遍,結果有多噁心可想而知。這是為什麼?大概跟老社區和公用茅坑的習慣有極大的關係。茅坑沒有門的多了去了,所以不關門是在自然也不過。茅坑根本沒有沖水一說,當然就沒有沖水的意識。還有許多人住家是沒有廁所的,所以根本沒有維護廁所衛生的意識。我在連上海這種地方的舊社區都看到有所謂的倒糞站,可見家中沒有廁所還是很多人的生活經驗。武漢的廁所問題並不是這麼嚴重,我遇到最嚴重的是雲南的昆明,麗江等地。總之,這些都會隨著生活經驗城市化之後自然改變。

對到處都有的垃圾桶的漠視,也是比較差的大陸城市會出現的現象。好像這一點在武漢沒有看到。鄭州就很普遍,人們製造垃圾的能力太高強了。就在垃圾筒旁邊,都懶得去丟。連伸手都懶,直接將垃圾,從口中吐到地上。不知是武漢比較好,還是鄭州現在也進步了(我想沒那麼快)。

開車文明,在武漢的私家車已經非常文明,會主動停下來讓行人通過,但公車駕駛亂按喇叭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有時後感覺司機按喇叭好像是反射動作,和清喉嚨一樣的意思。

總之,大陸在快速改變中,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先來後到,而同時你可以看到各種進化(如果算得上是進化的話)階段的現象。要抹黑中國的人絕不會缺乏材料,但我心知肚明,文明,不等於品格或良心,更無關乎正邪。

Monday, October 28, 2019

湖北遊記~天麻騙局與潛規則二三事


(照片引用自:http://www.56491.com/tmzs/jbtm/770.html
有人把大陸講得好像每個人都是賊,壞蛋多得要命。我來說說幾件親身經歷。


話說隨國內旅遊團來到神農架國家公園,在結束最後金絲猴區的出口,照例被刻意安排必須通過一條販賣區才能出去。就在這裡同伴瞥到一種叫天麻的藥材,跟我說認識這個,有什麼功效。就在這一瞬間,店員迅速湊上來拿出個頭小很多的所謂的野生天麻,身旁又出現了一位操廣東口音的客人跟店員砍價,一邊說著天麻磨粉放一些煲湯很好,然後就一口氣從六元還價到三元,我們看他挺內行的,然後看這東西有實用價值,就不多想,搭他便車買一些也無妨,反正幾塊錢的事。店員就倒了一堆到他的籃子裡,又倒一大堆到我們的籃子裡。我們說太多了,帶不走,還撿了大半回去。這時店員說要先結帳,在幫我們磨成粉,因為有耗損怕有爭議所以先說明,廣東客說那怎麼可以,就堅持要磨成粉再結帳,一副熟門熟路,很有權威的樣子,店員就懾於他的權威,勉強答應先磨成粉再結帳。才心裡竊喜碰到高手了,一定不吃虧,猛然發現,他的部分一稱足足有兩千多克,一“克”三塊錢。頓時我眼前一陣黑!廣東客說要用信用卡,就被迅速帶開,就在他稱我的份時我已經意識到不妙,大喊說太貴了,不買了。我真的以為是三塊錢一斤,頂多幾塊錢的事。“一千三百客,三千九百元”,我說開完笑,不買了。這時店員的猙獰臉孔就露出來了,“不買怎麼行,已經磨了,我們損失怎麼辦?”。因為是跟團,馬上到指定集合時間了,這時又出現一個女店員來打圓場,說好歹買一點也成,不然說不過去,我只好答應,讓她抓了一部分,九百元脫身。不用說,我已經知道上當了。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廣東客人是一個托兒,扮演除去我們心房的關鍵角色。磨成粉也是精心設計,讓我理虧,在時間與陌生環境雙重壓力下只能選擇妥協。


我一向最得意的就是從來不貪小便宜,所以自認為旅遊中各種騙局都不會上當。賣寶石的,銀器的,超便宜的入場券的,廟裡開光的,我都冷眼旁觀,看一堆傻子上當覺得好玩。如今自己成了傻子,懊惱不已。就在回木魚鎮的車上迅速思索如何扳回來,突然想到我是用微信支付付的錢,收款人有聯絡方式,可以單方向發信息。我就發給對方,挑明說這是騙局,你們錢還我,不然我一到木魚鎮馬上報警,並找人鑑定貨色。到達木魚鎮晚餐的餐廳,我們跟導遊說這事,導遊問有沒有明確的對方聯絡方式,我們沒有,她說別擔心,交給她。就在幾分中之間我們忙著入座盛飯的當兒,導遊過來問我東西在身上嗎?他們的車已經在門外,我可以拿東西去退款。就這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事就了了。整件事情的經過都發生在一個小時之內。


神奇吧!這騙局能利用我對標價單位的疏忽,和搭便車的心態,而不是一般的貪小便宜,但說到底還是有一點點撿到便宜的心態,把我拿下來,佩服。還有我發現這些騙局的主角演員往往是廣東人。這很可以理解,因為他們的外地口音讓你相信他也是遊客。


最神奇的是,退貨過程的迅速,從我發簡訊警告到報告導遊大約二十分鐘,從報告導遊到他們i的車到門口十分鐘。這讓我不禁懷疑,這裡面有一個很有默契的產業鏈,可能連導遊都是其中之一。不然她怎麼能這麽快僅憑我說出口的藥材店就馬上找到他們? 而他們居然可以調人在鎮上處理退貨,乾淨利落。到底我那警告信息是否發揮了什麼作用,也不得而知。


這件事,和十年前在上海發生的另一件事,在失而復得這段上如出一轍,讓我發現一個規律,這些騙局對少數回頭算帳的處理方式是不跟你戀戰,就地還錢轉頭去騙下一個,比惹上官司的麻煩好多了。


上海那件事是我工作的分公司有一位德國來出差的朋友被美女騙去酒吧仙人跳。我們倆個人帶他一個到案發地點,發現已經人去樓空了。我們就去公安局,這時奇蹟發生了。公安來了一個口才絕佳的警官,說得頭頭是道,大意是騙人實在是可惡,但我們這德國朋友也有點責任,別以為來了中國所有女人都懷送抱,色字頭上一把刀,然後跟左右交待一聲,一會兒就來了個人提了個包。這公安就開始用上海話罵兒子一樣訓了他一頓,然後對我們說,人給我們找來了,人家也花了茶水錢的本,你們好歹補貼他這個部分,多的錢就讓他還給你們。德國同事失而復得高興極了,相信這是他此行最值得回味的事。


所謂潛規則,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維持次序和公道的規律。這中間有欺騙,有狡詐,有曖昧,但也有救濟,有公道,動態均衡下充分展現人的複雜和人類社會的複雜。熟悉了,就有安全感,不知道的,會感覺恐懼。這種現象在哪裡都有,只是在大陸最有機會遇上,也最有喜劇效果。安啦!

潛規則,是涵蓋公部門的。你想想,神農架是國家公園,在國家公園裡的正經八百的商店會來這麼一下子,不可思議。武當山太子坡美麗的建築群裡最裡面的道士,也是一個詐騙集團,導遊來就由他們的人接手,導覽到最後就是把你帶到一間書房,只有進口沒有出口,有一個道長就開始對每一個人進行個別輔導,書架上都是標了天價的一些紙張。我們一看不妙就奪門而出。就在古蹟裡面吔!

湖北遊記~吃

武漢,乃至湖北的吃,坦白講沒有太多特別之處。是有一些有名的小吃,最有名的算是熱乾麵了,可以說是全國知名,麵條用的是礆麵,口感比較韌,而不是拉麵的筋道,除此之外在調料上主要是芝麻醬,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豆皮其實主體是糯米飯,夾在兩片豆皮中間,另外就是一種叫蛋酒的,其實就是非常沒有酒味的酒裡面一個水煮蛋,比起台灣的酒釀味道差多了。有一種叫做紅糖餅的,樣子很特別,個子好大,有中型碗口這麼大,泡泡的,但中間是空的,就是掰著薄薄的麵皮吃,麵皮內側有一層紅糖。其他還有許多名堂,但就我所吃過的名堂來說,並沒有在本質上非常獨特之處。也就是那些熟悉的中國料理味道和料理方式的一種習慣的處理方式而已。武漢人管吃早點叫過早,還有喜歡站著吃,感覺很有動感,其實也就是一種習慣。很多有名不等於有多好吃。我在襄陽的時候也嚐了兩家最有名的襄陽牛肉麵。比起大陸一般的牛肉麵,算是肉比較多的,味道也相當不錯,但比起台灣稍微講究一點的牛肉麵的豐富和精緻那就差遠了。當然,價位也差了許多。簡單講,不要期待街頭小吃有多麼美味精緻,便宜,方便才是主題,這在哪裡都一樣。


既然沒有太多特別之處,以小吃知名的幾處街區我們就略過了。戶部巷我們三分鐘就打車離開,因為環境也沒看頭。其他幾個就不去了。


在大陸旅遊,我悟出一個道理。並不是價位高的餐廳環境就好,而是取決於什麽樣的人來吃。一般說來,街邊的餐廳,無論是什麼價位的,環境相對較差。最普遍的是吸煙和隨地吐殘渣。大陸的人在德性上坦白說還在進步中,還是有非常多的人會隨地吐痰,亂丟亂吐,違規吸煙。但是,似乎在商場中的餐廳就比較沒有這些現象。是商場管得比較嚴,還是客層不同?可能都有。所以,如果要享受一頓高品質的用餐經驗,去好一點的商場找。我去武漢國際廣場(最高大尚的mall),一頓飯也就100人民幣左右,坦白講和街邊的餐廳差不多,但環境好太多了。


另外就是,武漢也和大多數的大陸地區一樣,口味實在太重了!又鹹又辣又油。我個人口味已經是偏重的,都已經提高警覺了,因為已經是健康問題了。很快的我們就開始刻意去尋找口味比較淡的食物,坦白講不是那麼容易。武漢好像比較難找到江浙或上海菜,粵菜似乎也不多。不過,似乎在高檔的餐廳口味就比較不會那麼重,而且特別交待比較會有效。我在中部和西南部城市常常看到口腔科的醫院,這在台灣和美國是沒有的,甚至連這種專科都不存在。我看和重口味和吸煙有很大的關係。


特色小吃沒有特色,不表示武漢沒有好吃的,只要不必堅持當地特色,就海闊天空。另外大陸的水果是平衡飲食的很好選擇。蘋果,橘子,柿子隨便買都很好吃,比美國的大部分品種都好。紅肉的柚子,正是季節,好吃。麵包店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像一般台灣的麵包店,另一種是一種只外賣的小窗口(或小櫃台,和奶茶店一般大),種類多且都很好吃,還有台灣土鳳梨酥(當地自己做的),相當地道。銷量大所以多半很新鮮。有一家叫鮑師傅的是連鎖店,比較常見。買一些帶著就可以在不方便時充飢。


大陸的吃還有一個無敵的,就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上網叫到外賣,選擇還蠻多的。半夜餓了很方便。



Wednesday, October 9, 2019

行前小記--湖北

頂頂大名的和氏璧,完璧歸趙的故事,趙國的藺相如從不懷好意的秦昭襄王魔手中搶救回來,但趙惠文王經不起威脅利誘,願意用和氏璧與秦王換十五座城的投機心態,已經被秦王識破,這個趙王已經遠不如其父趙武靈王,種下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被滅的苦果。和氏璧到秦始皇手下改造成傳國玉璽,歷經各種傳奇,最後還能傳到大清,然後才下落不明。這樣一塊象徵中國政治權力大一統而且代代相傳兩千五百年的寶玉,是開採於荊山(歷經不識貨的楚厲王,武王,到文王才當個寶貝,苦了被前兩王斷雙腿的發現人卞和),而這荊山,就在現今的湖北,我將要造訪的省份。

要理解湖北的人文地理,是繞不過楚國的。楚國的祖先來自中原,在商代被壓迫,一直南遷,到周文王武王時參與伐紂有功,就被封為子爵,在丹陽,也就是荊山山麓一塊方圓五十里的破地。此地具體應該在今天的襄陽和荊門之間,漢江之濱。

楚國牛得很!被封地之後很快的發展成大國。其實當時的湖北對中原來說,雖是荊蠻之地,也有一堆小封國,統稱漢陽諸姬,也就是漢水之北的姬姓封國。楚國很快的把他們都收拾乾淨了,不斷擴充國土,大概湖北,湖南全境,河南的南部,安徽,江西的大部份都是他的。到了戰國時期,吳越(江蘇,浙江)也被其兼併, 幅員之大,等於所有中原諸國加上秦國的總合。

楚國不但大,而且強!整個春秋戰國的八百年之中,楚國就從來沒有不強大過,一直到秦國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滅六國為止。這麼長時間裡楚國這塊核心地域很少歷經戰亂(仗都在河南打的),除了楚昭王時被吳國攻破郢都之外(後來很快恢復)。正是因為楚國長時期的穩定,強大,它對中華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才既深又廣。楚的影響還不止如此。秦雖然統一中國,但在文化上是一片空白,漢朝雖然沿用了秦始皇所建立的政治體系,但劉邦和其核心團隊都來自於徐州,是楚人。也就是漢王朝等於是楚國2.0一樣,荊楚的優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楚人給中華民族帶來什麼呢?首先,它因為富庶,也因為其封君制度造就了龐大的貴族階層(也間接導致後來的覆亡),把精緻文化代入更高的境界。楚的漆器顏色都多了好幾種,非常漂亮。因為擁有大冶的銅綠山,青銅製品也棒。除硬體之外,楚人的軟實力更強!楚人把浪漫不羈和豐富的想像帶入中華文化。經由南方的絲綢之路,楚國對世界是開放的。通過對楚文化的體會,恐怕會對中國人的含義多一些具體的想像吧!

楚在先秦時期中華文明凝聚的過程中,所處的地位遠高於同為吸收蠻夷文化的秦,吳,越等地。秦是結合蠻夷的野蠻和法家的無情,在文化上是扮演催殘者。吳越等國本身就是東夷,不像楚人來自中原,接受中原文明的程度低,更談不上發揚光大,並且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成不了氣候。楚則是來自中原,站在中心的地位,能量和時間跨距都大得多。

楚人發家這塊寶地,江漢平原,是塊麼地呢?古時後是個大沼澤,稱為雲夢大澤。這範圍可大了!西自荊襄,東至武漢,南至湖南的洞庭湖。媽媽生長在一個落沒的耕讀世家,記得她在江西萍鄉長大的老宅子的窗框上有一對聯“波撼鄱陽湖,氣蒸雲夢澤”,可以理解祖輩想像自己站在山頂上向北望去是一大片熱氣騰騰的江漢平原,東北則是波濤洶湧的鄱陽湖,胸懷天下的豪氣。另外,父親出生在漢口。這些因緣讓我對此行充滿期待。

現在要去玩,大多數的景點都在西部山地,也就是巴人的大巴山和土家人的武陵山系。施恩,宜昌,十堰等等。但要看歷史,得去襄陽,荊門,荊州,隨州,黃岡等地,去了還可能什麼都看不到,恐怕還只借助武漢的湖北博物館,和各地級市的博物館。時間有限,只能一半時間報團去著名景點到此一遊,另一半時間在市區進行歷史文化之旅。

Wednesday, June 12, 2019

舞出下半場~編舞一週年回顧

時間飛逝,越老過得越快!開始跳舞已有五年了。立志以舞蹈為終身嗜好,寫下第一篇《舞出下半場》也是四年多前的事了。

剛編完第五十二支舞,恰好是一年。我真的以平均一週一支舞的速度,持續了有一年的時間。以數量來看(品質方面就不自我標榜啦),我也算是一個嚴肅的編舞者。這在我的舞蹈生涯的意義是,我堅持下來了,而且用具體的產品證明我的信念是對的。我的信念是,業餘舞蹈者可以深入,可以精進,可以不靠老師自學。為什麼我要強調不靠老師?前幾集的文章有論述。

一週一支舞是什麼概念?就是日常生活離不開編舞。簡介一下我的編舞流程。首先是收集音樂。我一直維持一個待選的音樂清單,平日聽到適合的音樂就先收錄下來。這就要像作家隨處記錄生活見聞一樣。剛結束前一支舞,就會開始為下一支舞決定音樂。這沒這麽簡單。雖然待選清單總是有許多條,但真要找到一條適合的,不容易。不是音樂好聽就好,還要符合一些條件。首先,結構上要適合排舞的段落重复性,排舞不能編得太多。四個八拍最好,八個八拍就算多的了。再多就很難有人願意學。音樂得結構分明之外,音樂本身的段落往往有幾種,例如主歌,副歌,間奏等等。這些段落是不是能用同一種舞蹈段落表達呢?如果沒有,是不是要分開對待呢?那會不會過分複雜?段落的連接會不會不規則?要用到多少插段?是不是需要重啟?這些都得綜合考量。另外就是音樂的風格是不是討好受眾?還是不再乎討好受眾,純粹自我享受?得想清楚。

音樂選定後就得決定舞蹈風格。有些音樂可以有不同風格的舞蹈方式,那就要做一個決定。決定舞蹈風格後,就要開始花時間不斷的聽,直到心領神會,成竹在胸為止。因為我堅持編舞一定要表達音樂,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焦慮,因為幾乎每一支舞一開始都會完全沒有點子怎麼編,也會害怕搞了半天擠不出東西來,前功盡棄。但一遍一遍聽下來,慢慢的你發現就比較進入音樂了,意境逐漸出來了。技術面上,節奏也逐漸分析清楚。這時,就要找一些突破口,也就是從哪裡開始編第一個舞步。突破點通常不是舞蹈的第一拍,而是決定這支舞蹈特色的關鍵動作。這些i關鍵的動作是如何粹取出來?這就真要靠讀懂音樂的抑揚頓挫,起承轉合,以及抓住一些明顯的亮點,慢慢過濾出來。關鍵動作的創作,往往需要原創,而不是使用套路。這一步也是一個深水區,充滿了不安和焦慮。平日的多方涉獵和積累,這時就面臨靠驗了。

關鍵動作磨出來,接下來就容易多了,比較像是把點連接起來成一個面。然後就是對音樂試跳。這個階段有時也會大修改。通常是調整通順程度和整體效果,整體表現能力也要看,肢體細節要加上,看看是不是達到自己的標準。這樣,一支舞才能算完成。一週一支的節奏不能再快了,否則品質就不能維持。

想也可笑,我寫這些幹i什麼?給誰看?誰會在乎你?的確,我走這條路非常孤獨。這一點四年我就知道,到現在沒有改變,而且更加如此。但是,我的信念不變,我希望推廣的是業餘的深入學習舞蹈,而且是自學。這是絕對可能的,而且風景無限。

接下來,我的計劃是開始分一部分精力去建立自己的舞台。一年來我的作品已經有了積累,但很少人跳我的舞。這怪不得別人。首先,我多數的舞是著重表現音樂,和可看性,學起來超過一般排舞學生的能力和耐性範圍。更關鍵的是,我一直是獨行俠,沒有參加國際排舞的舞會,很少人認識我。如果要推廣自己的理念,需要一個舞台。為此目的,我也會開始編一些比較適合推廣的舞。新的一頁就要翻開。下回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