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4, 2013

天主的嚴厲和慈悲

這是在教區上舊約概論要繳的作業。引用的方式和範圍都有限定。貼出來是因為我蠻驚訝天主教官方的課程可以如此自由派。從文中所引用教課書片段就可以看出來。這本書我蠻喜歡的,值得推薦。


Reconcile the Description of God's Vengeance with the Reality of God's Reality
Rex Chuan


First of all, being perfectly adequate within christian circle as it is intended, the topic does have a preconception, where God's Vengeance is deemed mere “description” whereas God's mercy a “reality”. If I read Bible with no exposure of any christian teaching, do I re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God is merciful? It seems that many people refuse to accept Christianity simply because the scriptural description of God's violent and even unforgiving vengeance prevails as a “reality” to them. Therefore, for the sake of the slightly possible non-christian readership, maybe a topic reads like “Is God Vengeful or Merciful?” is more inclusive.

Another reflection about the topic: granted that the biblical descriptions of God's vengeance and mercy both exist, do we need to reconcile them? Depending on what kind of book we perceive Bible to be, there might be some possible views of Bible where such reconciliation is not needed. For example, sometimes I like police officers but sometimes I hate them depending on situations, do I really have to reconcile this “internal conflict”? Therefore, it might be a good starting point to approach the issue by asking: What kind of book Bible really is?

Those who believe in Bible inerrancy and understand it as if God speaks through it in literal sense would definitely feel uneasy about the brutal side of God in it, and waste no time trying to reconcile the inconsistency. The solutions they come up with would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who take Bibl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mong various alternative views of Bible, I try to describe one which might be suggested by Lawrence Boadt in his book “ Reading the Old Testament”. Rather than looking at Scripture as words which God spoke to human being, or even the story about God's intervention in human affair, the alternative view suggests that bible is a record of human being (Jewish people in case of Hebrew Scripture) seeking, experiencing and worshiping and walking in the path of the divine revelations. As such, it is “more about anthropology than theology” (O'Connor, in 9/14 lecture ), and the main actor is human being rather than God. “ Scripture testifies to their response to God's Word, which cannot be confined to literal facts and events in a book” (Fundamentalism Handout, P1).

Such view of Scripture actually allows for various avenues to approach the issue:

  1. Since “literal facts and events” in the Scripture does not necessarily confine the testimony which it intends to convey, what seems literally inconsistent might not matter to the core truth. The descriptions of God's vengeance, when understood as symbolism in a literature which is called Scripture ( Boadt 2nd Ed., P56), is no longer meant to be vengeance. For example, in Book of Deuteronomy, a life and death decision is laid out for Israelite to choose:

See, I place before you today life and good, death and evil. If you obey the commandments......But if your hearts turns away and you do not listen, but follow after other gods and serve them, then I declare to you this day that you shall perish; you will not live in the land which you are crossing the Jordan to possess. (Deut 30:15-18)

At surface, God sets out to punish those who turn away from Him, but “Deuteronomy is not really saying that God will always act in one way or another in every situations in life. No, Deuteronomy is looking back at a very special situation that has already happened and knows that God asked for obedience and Israel many times disobeyed and turned away. So the argument is more of an explanation for Israel's problems-- It's state of subjection of foreign powers, its many corrupt kings over the years, its injustices, and its failures.” (Boadt 2nd Ed, P309)
  1. Documentary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sources. Yahwist  stresses blessing of God whereas Elohist stresses fear of the Lord. If the traditions differ among them, and the editor who put the traditions together in Scripture does not try to consolidate them and make God's character more consistent, there must be reasons. One reason might be practical or political. For example, the writer (then under the rule of Judah Kingdom) does not want the northern people feel that their traditions (Elohist) are wiped out. There might also be theological reason, which means that the writers do not think such inconsistent stories about God's nature affect the underlying meaning the stories are meant to convey.
  2. As the stories in the Scripture are mostly passed down in the form of oral tradition, and was collected and written down at much later time from David's time at the earliest to Post-exile ages. The description of God saying he will punish for some behavior and description of God actually punishing people are all written in an retrospective manner. When authors think back and write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he might mean to explain why the way things are in their ages. This etiological writing is very common. For example, the fall of the first couple results in consequences on the earth, men, women, snake etc. The narrative reads like God punishes for the couple's disobedience, but more likely they are meant for explaining current conditions (Boadt 2ed Ed, P97). After all, Geneses 1-11 is more a myth than factual history, and many motifs in the stories are borrowed from Israel's ancient neighbors. Did God actually punish in an vengeful manner, or is this just the author's way of pointing out the imperfect human conditions are consequence of their own behavior? There are more supports for the latter.
  3. The expression of vengeance or mercy is on the premise that God is like a “person” who has will, mind and likes or dislikes. Although it is dangerous to venture too far down this line without challenging the fundamental teaching of Church, it is intellectually a legitimate question to ask: If we remove all the anthropomorphic description in the Scripture knowing that they might be just an literature style, and prone to be exaggerative, do we still have a personal God? If Boadt can assert that the miraculous performance of Elijah and Elisha are exaggerated folklore when he compares them with the books of the “writing prophets” (Boadt 2nd Ed, P260), can he not suspect that ALL the descriptions of God's intervention, either anthropomorphically or in epiphany, are nothing more than enthusiastic exaggeration? The myth nature of the oral traditions further such suspicion. If God is not a “person”, he does not either avenge or have mercy. Do we lose our faith if God is not a “person” and does not actually intervene human being as described in the scripture? I personally don't think so, but this is a much bigger question beyond this paper.


As a conclusion on application in ministry, I would be more comfortable in face of the difficult theological questions from either Church members or non-believers in light of the complicated nature of the Scriptural writings, which can never be reduced to what the fundamentalist claimed as “literal inerrancy”. With deeper understanding, I would be less incline to enter into unnecessary or premature argument trying to explain or prove what I hold as truth. A humble mind, a loving heart, and faith in the work of Holy Spirit will set us in the right path during sensitive discussions.

Saturday, August 31, 2013

光棍不求人瞎湊油飯

提到油飯,好像還沒碰到人不愛的。可都聽人說做起來挺麻煩的。但有時想吃的時侯買不到,家裡兩個壯丁又特喜愛,實在誘惑太大,就興起自己胡搞的念頭。目標不求完美,只求趨近,意思到了就好,但要絕對省事省時。試驗了幾次,暫時心得如下。


油飯又要有黏性,又不能糊成一團,到底要怎麼拿捏,最容易成功呢?我的辦法是,先用平常一半的水,大概稍稍淹過糯米的高度,在電鍋裡蒸,用煮飯相同的時間。這樣煮出來的糯米,因為缺水,看起來是半熟,且粒粒分明,很適合接下來的攪拌。放著備用。


同時炒料。其實愛放啥就放啥,但有兩樣東西不可少:香菇,紅蔥頭(就是洋人的Shallot啦!)。我偷懶,香菇買切好片的乾貨來泡十分鐘就好,紅蔥頭用牛頭牌現成的醬,就是賣沙茶醬那家,架上擺在一塊兒。如果要用新鮮的紅蔥頭,不管你怎麼切重要是先在熱油裡爆香。如要放蔬菜,最好放不出水的,否則水分不好控制。


油飯嘛,油別省,否則乾脆別吃。我是放到平底鍋開始淹沒鍋底的地步,爽!油和飯一塊兒,確保血糖不至於爆增,健康!大火,該爆香的先,然後所有的料下去胡炒一通。如果你要講究,不想過熟(overcook)的料可以留到下一步。加調味,這也是看你自己喜歡啦!我是會至少加一點醬油(著色)和糖。


接下來這一步,就是把半熟的糯米和炒好的料混合。這時,水分是關鍵。當初煮糯米欠多少水,這回給他補上,我是放入糯米之前先加水在料裡炒一陣子,讓料出足或吸足水,再滲出來的水分就是給糯米的。


接下來再把混合物放回電鍋蒸,這時可以放怕過熟的料(例如蝦仁)。


Yummy! 雖不中,也不遠矣。“留點給我~~~~~~”

Sunday, August 11, 2013

佛教與基督教

基督徒怎麼看待佛教,因人而異,也不是我所該去分析討論的。倒是自己接觸一點粗淺的佛法的經驗和心得,想要分享一下。


去接近佛法,在以前的我來說,簡直不可能,除非你不想在教會混了。還記得教會對面的建築進駐了一個佛教團體,教會的牧師長老如臨大敵,還在研究其進駐是否合法。還有弟兄姐妹開始感覺不適了。一直到皈依天主教,才沒有這層顧慮。我接觸一點佛法,一方面是好朋友的導引,一方面也覺得中國文化裡佛教的影響已經到骨子裡了。如果保祿在雅典能與希臘人侃侃而談希臘哲學,身為中國人的基督徒,我難道不能在佛教的基礎上與人談我的信仰嗎?台灣這十幾年來脫胎換骨,和其文化和民族性脫不了關係,佛教對社會正面的薰陶,恐怕也功不可沒。以信仰人口比例來看,我就很難說台灣十幾年來的進步得力於基督教的影響。面對佛教徒,我們有必要拉他信基督教嗎?釋迦摩尼,文殊菩薩,地藏菩薩,乃至中國的六祖慧能等,難道僅因為與基督教無緣,就與上帝無分嗎?


我想要很粗淺的比較其異同。


相同之處:


對人的存在狀態的描述基本相同


對人性的描述基本相同


對罪的定義以及罪的結果上語言不同但本質上基本相同


對死後還存不存在的看法基本相同


對人的最終出路的描述基本相同


對通往最終出路的方法的描述在實際應用上基本相同


對自身對眾生的使命認知基本相同



相異之處:


是否有一個超越性的存在基本不同


是否有一個位格的神基本不同


宇宙的起源基本不同


對人生死的週期看法不同


通往最終出路的方法描述上不同


討論


相同之處的討論略過,相信爭議也比較少,故暫且集中在不同之處。


首先,有關本體論的部分,的確,佛教所相信的最終極真實的存在是一種稱為”佛性”或“自性”的東西,而主張每一個人都具備它, 因此沒有所謂超越性的存在。而基督教的教義,至少在表面上,很明顯的有受造者和被造者之分別,人和上帝本質上不同,而人不能自稱自己裡頭有個上帝。這似乎是本質上無法調和的歧義。真的嗎?


再者,由此衍生的有位格的神,所謂有知覺,情感,意志的神,也就是三一真神或上帝,以及聖經描述的上帝與人類的互動等等。可想而知,佛法是完全沒有,也不可能有這一套的。這似乎也是本質上無法調和的歧義。真的嗎?


至於宇宙的起源的描述,基督教的故事是創造,好解釋上帝的超越性存在。而佛法說實在的是站在一個不置可否的立場,用白話說,就是認為這種問題不值得討論,其原因是超越性存在,或創造的說法自相矛盾,邏輯不通。宇宙是怎麼由不存在變為存在的,本身就是糾纏不清的問題,甚至,去區分不存在的狀態和存在的狀態本身都未必站得住腳,何況一個擬人性的上帝超越性的存在這樣匪夷所思的說法。試問,如果上帝是超越人與自然的一種存在,是上帝創造了人與自然,那上帝又是怎麼來的呢?如果無法解釋上帝是怎麼來的,不就等於是與佛法半斤八兩嗎?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解釋。一些基督徒可能會抗議說,基督教是啟示性的宗教,無所謂解釋宇宙起源的問題,從創造到救恩史都是由上帝啟示出來的,並不是人自己發展出來的哲學,好解釋這些問題。面對這樣的說法,我只能說,我們立足點不同,可以不必再雞同鴨講下去。


究竟宇宙起源的問題關乎信仰的本質嗎?我個人不以為然。即便差異存在,又如何呢?


生死週期,好像佛法裡的輪迴和基督教的今生之後的永生這兩者差異很大。是這樣嗎?我想佛法也好,基督教也好,在這方面都有許多匪夷所思的描述。佛經尤其是對輪迴的六道,尤其是其中的天道又細分成好多種,鉅細靡遺,好像真有這麼回事一樣(我說好像,不表示否定)。基督教沒這麼多變化,但也一樣的神秘和曖昧。但話說回來,你我不就只能在今生中幹點啥,想點啥嗎?輪迴也好,永生也好,最重要的是,都確認了靈魂(暫且如此稱乎)永遠存在,這才是最重要的。的確,今生要怎麼過,受相不相信靈魂永遠存在這件事絕對的影響。相對的,到底這種存在是在輪迴之中與否,對今生要怎麼過作用不大。務實點看,宗教的意義不就端視此刻我要怎麼過,否則,不就只是清談了嗎?


其實,佛所說的生死輪迴還可細分為所謂的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前者是一般所認知的一段接著一段生命的流轉,後者則更玄了,描述的是一種境界(術語叫“識”)之間的流轉。細節就不必傷腦筋了。但我們可以從這些複雜的論述中得到一個啟示,那就是,這些複雜的輪迴最重要的是在具體的呼應佛法一種基本的觀念,也就是因果循環。佛法認為所有的現今的存在狀態,都是有其原因的,而果又成因,流轉不斷。今天我倒霉了,一定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可能是我自己要負責,也可能是別人幹了什麼。我們不難想像世事的詭譎,如同一個極端複雜,糾纏不清的龐大因果關係鏈,動態向前推展。因果關係中的果,有個術語叫做“業”,這種一筆爛帳式的因果關係鏈的結果,稱為“共業”。在這樣因果循環的認知下回頭看輪迴,就顯出人所處的一種淪落在一個循環的困境裡,累世不得超脫。而一開始是如何落入這個循環裡的呢?佛法歸因在人的認識不清。這種認識不清非比尋常,簡單講就是把觀察到的現象當本體,又從錯誤的認知裡發展了虛妄的自我的概念,最後被這虛妄的自我的概念控制,也就是我執。認識不清(惑),招致報應(業),嚐到惡果(苦),又根據不清的認識開出錯誤的處方,就這樣惡性循環。


這樣描述下來,基督教的朋友或許開始會有一點點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所背負的原罪,不就是別人(亞當夏娃)造的孽的結果嗎?人類集體的存在狀態,是不是也很像因果循環的共業呢?所謂的罪,可不可能就是來自於佛所說的妄念呢?救贖,不就是脫離這樣一種狀態的過程嗎?


我們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下一個主題了--如何脫離困境?佛法和基督教究竟有多大不同?佛法以乘船為比方,要脫離輪迴,到達“彼岸”,而基督教則談救贖和最終與上帝合一。表面看,基督教聖經一些經文很容易助長其排他性。耳熟能詳的當然是約翰(若望)福音14:6中耶穌回答們徒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經文可以讓基督徒相信救贖的唯一途徑就是信耶穌。到底有沒有商量的空間呢?個人認為空間很大。關鍵是聖經的解釋方式。


如果堅持聖經字面無誤,而聖經的記載皆為歷史事實,那就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如果相信雖然聖經所要啟示的真理無誤,真理未必是在字面上,而聖經的記載未必皆是歷史事實,而啟示是在故事的寓意中,這樣的話,所謂”除非經過我“是不是代表要認識耶穌,受洗為基督徒,就很有商榷的餘地。可不可能所謂的”經過我“,指的是遵循一種上帝藉由耶穌的生命故事所揭示的一種世界觀和處事態度而生活呢?在這一點上,三一神的位格是最大的阻礙。這就回頭來討論三一真神和位格是怎麼回事。


首先,提一個大多數基督徒皆承認的說法,也就是上帝不是人所能真正理解的。以人的有限,上帝對人的啟示其實是將就人的認識程度,也因此要有耶穌聖言成為血肉(道成肉身),以人倫關係這樣每一個人皆可以理解的觀念來幫助我們上帝”像“這樣,但”像“這樣恰恰表示並不”是“這樣。到底上帝”是“什麼?我們必須承認自己並不知道,也無從知道起。在這一點上,天主教就比較能掌握分寸,強調天主(上帝)的所謂聖潔,就是祂的他者性(otherness),也就是與有限的受造物的根本不同,是有限的人不可能理解的。而耶穌所教導的寓言中一再挑戰顛覆人有限性的看法,讓人驚異。另外天主教也對無法確知的部分”堅持“保持彈性。


如果上帝的屬性我們不能確知,那有關上帝屬性的神學觀,是否只是一種幫助我們體會上帝”像“什麼的工具?三一真神和位格可不可能是這樣一種性質?換句話說,三一真神和位格是一種對多數人有效的認知方法,但未必是唯一有效的說法?


從佛法的角度看,釋迦摩尼說佛有八萬四千法門,所謂法門,就是到達彼岸(姑且視為基督教的救贖)的途徑。八萬四千只是代表無數多種的意思。這也體現在如恆河的沙一般多的佛經上。可以說人人皆有自己的途徑。另一個觀念也是佛法一再強調的,就是這些法門皆為所謂的方便,甚至連佛經本身都是方便。如果說佛性是月亮的話,這一切都法門,佛經皆為指向月亮的手指。而證得最終的佛果時是連”名相“(文字語言的表達)都是虛妄的,當然這些方便,佛經皆不再有意義。


可不可能,基督教也就是佛法的一種法門呢?


同理,可不可能,佛法也可以是基督教的靈修方式呢?


二者是否殊途同歸呢?


我不敢妄下結論,但很樂觀。我有樂觀的理由。簡單的說,就是二者在許多關鍵教義上已經吻合,而在歧義最大的幾處,根據以上討論,起碼有商量的空間。


實際上天主教的神修方式就已經有部分是引進了佛法的靜坐方式。例如,英那爵所創的耶穌會的神操,其中一種默觀祈禱方式稱為”centering prayer”,主要是誦念一些很簡單的詞句,如”耶穌“,而目的是達到心的靜止。這其實就是佛法最主要的修行方式,因為心如果不靜止,本具的佛性不會現前。


此外,佛法致力於把人向外馳求的心拉回來證得自己本具的佛性,而基督教似乎是先否定人本具的,認為出自血肉的人性已經敗壞,需要廢棄,再披上基督的外衣(厄弗所書4:22~24)。乍看之下二者好像相反。但人不是一開始就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嗎?即便這段經文,看似拋棄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卻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實的正義和聖善的新人“。所以這所為的新人,不也是本然存在,只是被污染或蒙蔽了嗎?這樣看,二者不就契合了嗎?


天主教的許多神修方式,也反映出對人類向外馳求的心的反省。例如很受新教弟兄姐妹歡迎的盧雲神父,特別強調獨處(Solitude),其所屬的熙篤會(Trappist)就是嚴格與世隔絕,甚至彼此都隔絕的修會,被戲稱為啞巴修會。但就在這樣的絕對獨處中,盧雲自己體會到了萬物都是聯繫在一起的,豈不如同僧人面壁苦修,證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嗎?

最後,說句玩笑但也蠻真實的話,佛教和基督教二者相似到連衍生出的迷信做法都如出一轍。哈哈!

Tuesday, April 16, 2013

有關對天主教彌撒的批評


(友人就這篇批評天主教彌撒的文章問我的看法,此為我的回覆)

很高興接到你的詢問,你對天主教的彌撒產生疑問,就表示你有興趣了解,這是極好的事。

最近我一個住San Jose的長老教會的朋友也在復活節前隨同幾個其他基督新教的教會,按照天主教的傳統拜苦路,也就是實際背著十字架走過十四個站,按照耶穌從被捕到受難的過程。而我所參加的查經班也固定有新教的基督徒來參加。我很高興看到有不少新教的朋友對天主教並不排斥。這是好的。

John MacArthur是典型的保守福音派基督徒,對天主教有很深的誤解,和由之而來的敵意。老實說我當初決定來天主教和他有很大的關係。話說幾年前我非常敬佩他,常常研讀他的講道,受益良多。我覺得他是硬漢型的人物,很有道德勇氣,敢講,又有內容。這和我的個性很像,因此我特別崇拜他。他這篇文章只是許多批判天主教的發言中間的一小部分。我早就拜讀過,也一度奉為圭臬,一直到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有機會請教天主教教友,一經解釋才發現天主教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也就是說,John MacArthur所說的天主教的弊端並不是事實。這種誤會其實不需要太大力氣就可以修正。他只需要和我一樣與一位天主教徒交談一下,大多數的關鍵的誤會就會澄清。

我發現這個認知的誤差後非常震驚,因為我很難想像一位對真理如此堅持的牧者,品格令人敬佩,何以會如此盲目的,不加反省的堅持一些稍稍澄清一下就不存在的對天主教的指控。這讓我產生很大的警醒。如果他在天主教這件事情上有這麼大的偏差,我還能盲目的接受他他的教導嗎?進而,我也開始懷疑是不是在新教裡一些核心的教導導致了這些好牧者這種偏差。因此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天主教,和新教對天主教的敵意的來源。最後我發現是福音運動下新教已經變質到馬丁路德都無法想像的程度。我很感慨,也因此寫了一系列名為“隱形宗派”的文章,來說明福音派教導的本質。也因此我發現了天主教教導的完備深刻,進而成為天主教徒。

至於具體對這篇文章的回應,我只能說,他誤解了天主教彌撒的意義。是的,彌撒是一個祭典,但不是為了贖罪,而是一個感恩祭。就好像保羅也教導我們將身體獻上,做為活祭一樣。因此並沒有違背希伯來書裡所說的一次永遠的贖罪祭的教導。至於個人對這種方式接不接受,都是其次的問題,重點是如果就因為這樣而指控天主教是異端,是太草率的行為。如果他理解彌撒的本質,就不會有文章中所羅列的不是。

我發現一個現像,就是那些批評天主教最力的人其實並不想了解天主教。這很有趣,但也有點兒可惜。

Wednesday, April 3, 2013

藜麥沙拉


心血來潮,在Costco看到就種有點像小米,叫quinoa(藜麥)的東西,就買了一包。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回家上網查食譜,照著做來嚐嚐看,還真不賴。它本身好像沒什麼味道,但口感非常好。粒粒分明,嚼起來有一點粘又不粘,很享受。把做法介紹一下。

煮藜麥的方法根煮飯沒什麼兩樣,一杯藜麥配一又四分之三杯的水,煮個二十分鐘左右,我就用煮飯的電鍋。等它冷卻,翻鬆備用。

其它東西就憑感覺了。我用了洋蔥,蕃茄,駱梨,蔥和parsley,都切丁。

先把藜麥加橄欖油拌一拌,再加上其它料,在加檸檬汁,水果醋,胡椒,鹽和糖, 拌勻就好了。非常爽口,而且有飽足感,可以當飯吃。

後來才知道這種發源於安地斯山的穀物(嚴格講不是穀物,反而和甜菜和菠菜是近親),營養成分是全面性的,聽說太空人都吃它哩。

Friday, March 29, 2013

算見證嗎?失而復得的心情轉折


這是一件尋常小事,但我覺得值得記錄下來。

距離返台省親還二十多天,突然內心有點慌,怕護照已經快過期了。其實我對這種事很謹慎,在購買不能改時間的機票時,應當已經確認過一次,否則小氣的我不可能按下付款鍵。但不知怎麼的就想去再檢查一下。這一檢查,發現收藏護照的地方沒有我的護照。我頭腦一片黑,因為這麼重要的東西我一定會好好收藏,如果不見了,就表示我“好好收藏“到一個地方,反而特別難找,除非我有印象,否則就完全失去線索。翻遍了可能之處,有些地方還翻了數遍,開始要絕望了。當然心中懊惱無比,媽媽還替我買了新床墊,要這時說不能回去了,他們會多失望!想著想著心情低落到谷底。想大概找不到了,在接受不能成行之前,覺得有義務試試重新申請是否趕得上。其實我這麼做只是形式,好說服自己該做的都做了,沒有遺憾。美國衙門怎麼可能這麼快?我壓根不相信,也不抱任何希望。沒想到一試之下,居然有處理急件的辦法,兩週以內要出國的都來得及。仔細看細節,證明文件都有,確認適用我的情況,最壞不過就是花力氣去重辦一本。這時才想到回頭仔細思考那護照的下落,如果僥倖找到,就省了個大麻煩,所以還是值得試試。問題是如何尋找線索?我發現自己心緒紛亂,毫無頭緒,就只好用從禪宗學來的靜坐的方式,讓雜念放下看看靈感會不會浮現。我先回想最近一次確認護照還在的時間,相信是購買機票時,約兩個月前。再來就回想這兩個月中有什麼事情必須用上護照的。心中隱約浮現有一件事有可能,我到某個政府單位辦一件事,好像要求要帶護照。就集中心思回想這件事整個過程。但我的記憶力很差,沒什麼線索。只能用邏輯分析。可不可回來路上隨便一丟在車上?去翻車子,沒有。當時有沒有帶文件,用什麼夾子? 其實可能的夾子都搜過了,也看到其中有一個是與這件事有關的文件,但裡面並沒有護照。搜過了有必要再搜嗎?就因為經過思索,可能性提高,就再鼓起勁仔細檢查一下,竟然在這文件夾的一個折縫裡發現了這本護照。

一口氣交待完整個過程,相信許多人有類似經驗。回想起來有點像奇蹟,但主要也是因為我用頭腦去過濾,才能在正確的方向,讓奇蹟發生。問題是,我也可能放棄,也可能心思亂到想不出名堂來。要不放棄,又能控制自己的心念,就不見得是能力所及了。在這上面我有祈禱,但我不期望天主直接告訴我在哪裡,只希望讓我有一顆處之泰然的平常心,當做一個體驗,認真做,細細品嘗。我發現心中的悔恨情緒漸漸被積極的情緒取代,在翻箱倒櫃的漫長過程中,不僅心思沉靜下來有效的思考,更意外的把許多物件和檔案整理好,又丟了一大堆垃圾,還整出許多平常需要的東西,甚至還找到一些原以為失掉,卻很重要的東西。

而最初被驚惶和惱怒佔據時,腦中一片空白,只能在心裡喊”耶穌,救我!如果這是我該受的,就幫助我死心吧!”也就是這一念,才支持我去打聽重辦的可能性,而知道能重辦又讓我鬆一口氣。

我這樣好像不是什麼好的見證。但我知道,這過程中,隱隱中我是有依賴天主的部分。是不是因為依賴天主才找到的?事後覺得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與找不到都不增減的這經驗本身的美好,而那是絕對與天主聖神有關的。

Wednesday, March 27, 2013

兩齣死和復活的戲碼


復活節系列慶典,是天主教信仰的最高峰。

聖灰禮儀到主的晚餐,經過四十天的的沉澱洗滌,分享著預備受洗的新教友的雀躍等侯的心情,我們的心中的明鏡已然拭擦得一塵不染,好再一次的跟隨耶穌基督,細細的經歷他的死和復活,重溫聖洗聖事,沒有死乾淨塵垢的再死一次,尚未復活的生命再新生一次。

感覺我欠這長達四十多天,匯集無數人的智慧和努力和更多人的祈禱的磅礴浩瀚的禮儀一個沉思--慶典過去,我帶走什麼。

如果認為耶穌的死和復活只有一種意義,就損失慘重。我寧願相信它有無窮的意義,而且與時俱進。

首先聖經和傳統的教導,就出現明顯的兩種意義。一方面耶穌的死讓我們罪得到赦免,才能回到通往天主的道路上; 一方面耶穌的死,也代表我們的死,而他的復活也連結了我們的復活(這當然是極簡略的說法)。這兩層意義如何調和?我想,前者不需要耶穌復活,而後者需要;前者只是救恩的開端,後者則關乎持續生命的建造和完成。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教會強調,入門禮(洗禮)是復活節三日慶典的中心,旨在凸顯第二層意義,因為洗禮的本質就是洗入耶穌的死,聯合耶穌的復活。

往厄瑪烏路上二門徒的憂愁,當細細體會。其實此二人僅僅是代表,這種憂愁是普遍存在於門徒當中,具有深刻的意義。這很容易被忽略,因為在復活節夜間慶典中,我們因為已經知道耶穌復活,就忽略了這樣子憂愁的光景。其實,這憂愁的光景才是重要的記號,好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警醒。

這憂愁就是一種死。換句話說,耶穌死,門徒也一塊兒經歷一種死。跟據聖經的描述,門徒愛耶穌,失去了就憂愁。假設門徒所愛的耶穌是他們所最寶貝的,失去的痛苦可想而知。但何以說這是一種死?這死,是失去耶穌這件事嗎?非也,而是憂愁本身。因為憂愁的原因,是門徒所認知的是“會失去的耶穌”,雖是最看重的珍寶,卻在本質上弄錯了。只有暫時的東西會失去,永恆的東西是不會失去的。那會失去的耶穌是什麼呢?只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幻影,雖然他們是那麼真實的經歷他,愛慕他,依靠他,但究竟是個他們所以為的,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耶穌。因為實際的耶穌是永恆的耶穌,他們不認識這位永恆的耶穌。可見,這憂愁是一種源自虛幻的死。

打破虛幻的耶穌,認識永恆的耶穌。還有比這更大的死和復活嗎?多麼奇妙啊! 耶穌的死和復活,與門徒所代表的我們的死和復活同時上演。

回頭審視自己的尋常生活,所有的大小的苦,都是一次死,捨棄,等待,新生;甚至,在越小的事上看到死和復活,新的生命越落實,越充滿生機。例如,有人的言行讓我產生不悅,這就是一次死的機會。不悅的心情就是死權的勝利,其背後的心理構成,就是該死去的生命(通常都是幻象,都涉及對一種暫時的東西的執著),而不願面對這個心理構成,或明明知道,卻沒有勇氣改變,那種心情就如同厄瑪烏路上門徒的憂愁。如果不尋找自己裡面的問題,而企求那令我不悅的人改變,就等於是拒絕基督的死和復活的救恩。如果在最小的事上能讓復活奧跡起作用,我們就不必等到生命中的大變故才幡然悔悟,而天天都得以經歷耶穌復活節的喜悅。

負面的念頭,就是耶穌來敲門了---一齣死和復活的戲碼等著上演,只要我願意。

四旬期的功課之一是渴慕基督。我對此名詞戒慎恐懼,因為看到太多認識不清的渴慕方式,如同門徒對那暫時的,虛幻的耶穌的渴慕。真實的渴慕,反映在接受耶穌的邀約,在每一件小小的負面念頭上經歷死和復活。

虛幻的耶穌,其實是很好的提醒。連至高的耶穌都可以是虛幻的,有什麼美好的東西不可以是虛幻的?例如,“虛幻的律法堅持”,”虛幻的儀式“, ”虛幻的道德觀“,甚至“虛幻的愛德”。才聽到佛教法師說的小故事:

某單位做了一個實驗。室內有五隻猴子,一把梯子,頂上放了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試圖上梯子取香蕉,就自動噴灑一種藥水到所有猴子身上,痛苦萬分。因此五隻猴子都吃了苦頭後再也不敢去取香蕉。這時將一隻猴子移開,放一隻猴子進去。這新猴子不明究裡,當然是要去取香蕉,還沒碰到梯子就被另四隻猴子痛打一頓,因此再也不敢去取,以為是件很可恨的事。這時,再換掉一隻第一梯次的猴子,這時那早先被打的猴子也跟著生氣的痛打想取香蕉的新猴子。重複這個步驟,等所有的第一梯次的猴子都被換掉,室內五隻猴子全都沒經歷過那藥水的痛苦,而他們卻一直繼續這個禁忌,和那憤怒的情緒。

不僅僅是猴子會這樣吧?

一個題外話,如果耶穌復活不是歷史事實,我們的信仰是不是就要瓦解了呢?

這是神學的問題,教會的主張,當然是要順從。宗徒保祿也說“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似乎,這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了。我無意多做引申,只是覺得,與其花力氣去辯證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還不如沉思默想,不斷打破那虛幻的耶穌,篤信那永恆的耶穌來得要緊。

Friday, February 22, 2013

曲徑微光(濃縮版)




報名參加英納爵神操,有點半推半就,但結果卻意想不到。一開始我心裡蠻掙扎的,因為神師鼓勵我們要專注在與耶穌交談,建立關係,尤其要注意自己和耶穌心裡的感受。對這種事我一向抱的態度是不否認,也不強求。總覺得如果耶穌選擇用這種方式來啟示我,當然受寵若驚,如果沒有,也不是什麼壞事,或許,他不覺得我適合這種方式。現在好了,我得主動尋求耶穌對我說話,等於是違反了自己的原則。但,礙於形勢,我也就既來之則安之,認真地照做了。

奇妙的事一件件發生了。耶穌先是以梅瑟所見到燒不毀的荊棘和腳下的聖地暗示我放下知性的向外馳求,打開心門去感受,接著隨著門徒的腳綜體會到耶穌的慈靄和任何人都想親近的魅力,也讓我親自感受他那重壓在我肩上的手,和殷殷期許的眼神。當他解除了我的武裝,徹底地俘虜了我的心,就開始醫治它。先是藉著心中才剛升起的成見藉著一塊兒跳大腿舞讓我看到自己的偏狹,再藉他的晚餐來融化長久以來的怨懟,當鋪陳了比較豐富的線索後,又巧妙地用一個眼神提醒我是如何執著在關懷弱勢的感覺,而不是真心的關懷弱勢。

醫治還算是過程而已。這二十多回的默觀祈禱,一次環繞著一小段經文,如同連續劇一樣,從各種角度讓我身歷其境,用心感受到了一種完美的存在狀態和關係模式的可能,而在其中沒有惡念會升起,有的是無可形容的喜樂。從若望和安德肋召叫時的探訪,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細膩,伯多祿背主之後大司祭院內審判時所受的感動,瑪利亞用貴重的香液為耶穌洗腳所代表的人們的依依不捨,多默不見到耶穌屍身不死心的依戀,伯多祿孩子似的躍入水中迎接耶穌的迫不及待,再再說明了人們被這樣的存在狀態吸引的程度。如果說耶穌就是道路,最具體的來說就是他為人們展示了這存在的樣式,並非遙不可及,只要跟隨他的腳步。而跟隨他的腳步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把鞋子脫下來,用腳底接觸聖地“,用內心的五官親炙他的行住坐臥。

耶穌”親自“讓“我”感受到他的種種,是非常個人化的。但他的心意並不是要我停留在與他個人化的關係,而是從這個關係裡體會到我與周遭的人,乃至全人類,全宇宙的關係。他讓我理解那重壓在我肩上的手代表了他對人性終將要被恢復的信心,和由之而來的喜樂。同時他也藉著我兒子自戕這樣一個虛構的景象讓我椎心似地體會他為我們這些自戕的人們所感受的痛苦,猶甚於十架苦路上的皮肉凌虐和屈辱。當他向加害於他的人沒事似的表達關心時,我突然發現他的自我似乎收納了所有人的自我。喜樂和憂悶相因,小我和大我的契入,這是一條天路,通往那以身體和聖城為象徵的你我永恆的歸宿。

篇幅的關係,茲節錄兩段默觀祈禱的記錄,完整的可以在我的部落格(rexchuan.blogspot.com)找到,如果您有興趣的話。要感謝神父和代領的神師,更感謝天主。

祈禱一


《經文》

上主的使者從荊棘叢的火焰中顯現給他;他遠遠看見那荊棘為火焚燒,而荊棘卻沒有燒毀。
梅瑟心裏說:「我要到那邊看看這個奇異的現象,為什麼荊棘燒不毀﹖」
上主見他走來觀看,天主便由荊棘叢中叫他說:「梅瑟! 梅瑟! 」他答說:「我在這裏。」
天主說:「不可到這邊來! 將你腳上的鞋脫下,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 ~出 3:2~5

《默想》

梅瑟見荊棘沒有被火焰燒毀而想一探究竟,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上主不讓他過去,固然可以理解為不讓他看見(否則會死),我總覺得好像有別的意義。批判性的理性思考,可以帶我們到正確的信仰道路上,但要更進一步“真知道”天主,恐怕就是緣木求魚,太執著於這個方向,甚至可能反而自高自大,遠離天主。這,會不會是天主要提醒我們的呢?

天主要梅瑟把鞋子脫下,因為他腳下就是聖地。為什麼這樣要脫鞋?是為了表示尊敬嗎?脫鞋代表潔淨?但腳不是還髒的嗎?那個時代鞋子像拖鞋一樣,包覆並不緊密,腳肯定不乾淨。這也是為什麼猶太人有洗腳的習俗,這才有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不是嗎?因此我就理直氣壯求天主無論如何也要給個說法。死皮賴臉的追問了好一陣子,心中冷不防浮起一個字:”touch”。

Touch? 脫鞋是為了要讓腳接觸聖地?是天主用不燃燒的荊棘和脫鞋的對比,引導我把心打開來直接接觸他嗎?

多年來我一直都是向外馳求,以知性,理性的探索認識天主。除知性的感動之外,感性的也不少,但我所讀到的教導都是說,感覺是靠不住的,愛,是一種意志。我拒斥那種先要感覺天主愛我,才有能力愛別人的說法。但另一方面,知道該如何,卻做不到,是天主兒女共同的困擾。最近研究佛法,看它對修行法門的講究,似乎,從應做到能做,需經過一條修行的道路。而正巧我一路走來,也自覺到了開始接觸靈修的時候(之前覺得義理不夠紮實,不宜)。莫非天主在指引我修行的道路,是回到感覺,向心裡探尋?

祈禱九


《經文》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 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有人在那裡為他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候,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他的一個門徒──便說:「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耶穌就說:「由她罷!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 ~若12:1~8

《默想》

整一斤的香液,滿室都撲鼻的香氣,濃到化不開!晚宴時刻,香味也突兀,瑪利亞的動作更突兀!猶達斯看不順眼,恐怕是平常人正常的反應。但在場的人並不平常。恐怕不光是瑪利亞,有不少親炙耶穌的親和慈靄,被深深感動的人,都像她一樣,只是有點遲疑不知道如何表達這份充滿在胸腔內的對耶穌的愛意。瑪利亞這個舉動反而讓大夥兒都鬆了口氣。因此,整個氣氛是大家靜下來,低吟著歌曲,一同享受這美好(瘋狂?)的一刻。

瑪利亞這香液早已預備好了,據耶穌說是為了他安葬之日而保存的。這表示她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沒有現在這個插曲。她好像突然想到什麼,匆匆跑回房間捧出香液來,可見是臨時起義,突然心中有感動就要在此時此刻就獻香液給耶穌。她心裡想,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與耶穌見面。她知道耶穌會死,但並不相信他會復活。為什麼變卦了?她要一個活著的耶穌!她要這為讓她經歷從來沒有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耶穌!這關係的每一刻都如此貴重,而此時此刻,時間已經在倒數了。她決定要這關係如同逼人撲鼻的香液一樣,佔據她整個人,現在,甚至直到永遠。與耶穌有短暫接觸的我,開始可以體會她和所有在場的人的心情,當然,可憐的猶達斯這位唯一“頭腦清楚的正常人“除外。

正在為這感人的一刻沉吟,聽到耶穌回應猶達斯說:”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 他向我瞄了一眼。

啊!這句話,就好像對我說的。我以做為弱勢邊緣者的代言者自居,但我知道自己出發點並不純正。似乎,許多時候,我對弱勢邊緣者的認同或具體幫助,是出自一個理念,而我到底有把他們當作一個人來關心嗎?就不見得了。另外我知道自己心中的情結。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委屈,逐漸形成了與弱勢者站在一起的意識。這意識又隨著閱歷知識增長,附著上了許多社會正義的主張,對既得利益者,甚至對為追求成功而汲汲攀附既得利益者的行為都嗤之以鼻。我心裡有一股憤慨,不僅讓我無法心平氣和地與大多數人交往(為了生存,有多少人能不追求成功,汲汲鑽營呢?),在我這種對立意識之下,弱勢者淪為我遂逞自己的意識形態的工具。說穿了,我以冠冕堂皇又屬靈的理由給自己做了一個繭,與所有人都疏離。是的,好像我”常有窮人在一起“,但我不常有耶穌,因為我失去了寬容悲憫之心,和在人身上看見耶穌的能力。

真是奇妙。耶穌總是用最溫柔不露痕跡的方式讓我頓悟自己的妄見,而內心的污垢現形只讓我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並沒有罪疚感。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13

天主,求你不要讓我看見

我願獻上萬千祝福,但天主可不可以讓我不要看見為

兒女乖巧

夫妻恩愛
子女爭氣
事業發達
財富積累



得意,滿足,誇耀,和那滿到溢出來的,不落人後的喝彩的景象?

倒不是這些讓我顯得貧窮,

也更不是嫉妒,

而是讓我感到尷尬。

我不願口是心非的附和著誇大的喝彩,因為我真的覺得這些都不是我所最在乎的。因此我感覺有一種重重的疏離感,而為了讓我的冷,在這些過熱的喝彩中太突兀,想趕快逃跑。

我也不是孤芳自賞,因為我也喜愛這些。但我知道這些都不能取代那更好的,而都可以為那最好的而被捨棄。

我多麼希望人們開始為

那更好的

得意,滿足,誇耀,喝彩!

你們的寶藏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必在那裏

同理,你們的得意,滿足,誇耀,喝彩在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必在那裡。

可是我看到一股勢力,偷偷在人們心中鎮壓這樣子的渴望。

我只好繼續在人群中做一個吝於讚賞的酸葡萄,甚至伺機逃跑。

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控訴的藝術--Django Unchained(被解放的姜戈), Syriana(辛瑞那), The Company Man( 企業風暴)

很佩服在好萊塢的環境下能拍出既不失去票房所需的娛樂性或故事張力,又迫使觀眾看完後沉吟片刻,控訴性質的電影。最近看了一部新片Django Unchained, 很過癮,就想起另兩部稍早的片子,一並記下自己的心得。不是影評。


《Django Unchained,2012》--番茄醬也有不同口味

黑人的悲情是一個被炒濫的題目。濫到於黑人只能助長不反躬自省的,”全世界都欠我”的無賴心態,而白人則只是再一次的藉以磨練自己政治正確的不卑不亢反應,骨子裡卻是更堅定自己的優越感和對黑人的蔑視。

這部片子看似一部徹頭徹尾的黑人悲情片,但如果只是如此,它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首先,它的“好看”,就遠遠超過了這個陳腔濫調的主題。太好看了!那個靠抓壞人拿賞金的牙醫師的風趣魅力,還有那個莊園的壞蛋主人的喪心病狂,還有他那黑人狗腿子的諂曲邪惡都演得超棒!故事,拍攝技巧都好。不看是跟自己過不去。

我想要發揮的地方,是這部片子處理血腥鏡頭的方式。無奈R級的鏡頭可能讓我大部分的教會朋友反胃。可惜了。不過,我發現我的弟兄姐妹們並不是絕對的潔癖,幾年前一部好評如潮的“The Passion of Christ”也是R級的,但那些血肉橫飛的場面,在崇高的對基督的愛之下,都變成可以豁免的。好像這些觸目驚心的鏡頭經基督的寶血聖化了就不會經由潛意識污染我們一顆純潔的心。因此我還是抱著希望的。如果你相信我,這部電影的血腥呈現,是你值得冒一點被精神污染的風險來玩味的。

番茄醬式(spaghetti) 的血腥處理,這不是首創,但我看到兩種截然相反的表現方式。一種是讓你感受真實,和最大的情緒震撼。那段莊園主人家奢華的客廳,杯晃交錯的賓客前蒙丁哥(Mandingo,指黑奴被挑選來彼此肉搏到死亡做為娛樂的,但是不是有此事並無實據)的決死搏鬥,和狗吃人的那一幕,屬於這一類。導演的功力在於運用極少的直接鏡頭,連番茄醬也寥寥數滴而已,卻借著音效,旁觀者的表情,甚至運鏡的技巧,激起觀眾的想像力填補看不到的部分,狠狠的讓你就算閉起眼睛來都躲不開如同就在旁發生的開腸破肚,骨頭折斷,肢體撕裂。同時,壞蛋的把這場屠宰當成一個饗宴來享受的表情又讓油然而生的憤怒又起來蓋住了噁心的感覺,真的像極了極重口味的麻辣臭豆腐。不管你承不承認,觀看後的你已是不一樣的人。

另一種表現方式,則是故意誇張到不像真的。這用在所有其他的槍戰中。被子彈打到的人好像是個裝滿血的皮袋子。那些喜歡槍戰電腦遊戲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最後一場大戰簡直像是正在噴漆的房子,“血“蒸汽瀰漫。再加上一些俏皮的對話引人發笑,這場大屠殺就成了詭異的狂歡會。這時你會發現,看到麻木自己比想像的要冷酷多了。原來,所謂的側隱之心是相對的。真的,如果平常借這種場景演練久了,拿起槍來走進校園大開殺戒不也是遊戲一場?

至於抗議,有這意思嗎?在不正經的娛樂片表層下,似乎緊繃著一股抗議的情緒,未必是為黑人,因為那黑人管家魚肉自己人壞到骨頭裡去。那是什麼?大概是抗議你我的無動於衷吧!

《The Company Man,2010》--不見血的血腥

這部電影在講失業,一種美國前所未經歷的經濟形態下的失業況味。

人們常說,在美國失業,待業,再就業,為工作而遷徙等等,是家常便飯,人們不但習慣了,就算有焦慮不安,也是暫時的,大環境總是讓你感到樂觀,這種工作沒有了,總有另一種工作等著我。電影裡的幾個主人翁的生活形態和所遭受的衝擊真的印證這一點。但好景不再...

故事背景是一個2008年大衰退下,在波士頓的運輸公司。主角包比是有十二年年資的超級業務員,就在他最風光,不可一世的當而遭到解僱,原因是部門重整合併。他的反應很典型。先是憤怒,此處不留爺,必有留爺處。找工作跩的很,姿態很高,薪水職務不能比原來差。四處碰壁了幾個月,慢慢知道形勢不同了,開始降格以求,姿態期望越來越低,最後到了要賣掉大房子和心愛的保時捷的時候,只好去大舅子那兒做建築工人。

菲爾,六十出頭,是公司的高級主管,不久也被炒魷魚。他可是老臣了,而且工作非常賣力的。可說是畢生心血都在工作上。他的反應和遭遇又慘烈得多。他發現自己的高資歷和高齡真是高處不勝寒啊!降格以求還是四處碰壁,一個誇張的場景是他走進等待面試的大廳,有一大排年輕小夥子也在靜靜的坐著等。沒救了!房貸和女兒私立大學學費繳不出來,屈辱無望到極點,就自殺了。

菲爾的老板金尼,是公司的第二號人物,包比和菲爾所屬的造船部門就是三十年他一手建立的,功成名就,腰纏萬貫,連他也被幹掉了。當然,他的選擇就多了。可以退休過好日子,也可以幹點別的,實現理想。同樣是解僱,他和菲爾和包比可不是一國的,即使私交不錯。他選擇再在公司廢棄的船塢上重建造船業,包比就被他找回去。這是勉強擠出來的Happy Ending,否則悲觀的展望就太另人洩氣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happy ending是天方夜譚。此刻美國怎麼可能恢復造船業?美國人還要再吃許多苦頭才知道自己該腳踏實地的幹,那時才可能恢復製造業。其實,片中真正的曙光,反而是包比的家人和岳家所代表的腳踏實地的生活方式,和太太的堅韌與不離不棄,讓他有空間迴旋,放下身段,沉浸下來,認識到自己其實何其富有。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這電影描繪了同樣是受薪階級的老美的生活形態。包比再怎麼不可一世,年薪在2008年不過十二萬,波士頓不是個便宜的地方。看看他的奢侈生活吧!保時捷跑車,郊區的大房子。存款接近零,貸款一大堆。當然兩下子就賣得賣房子,賣車子了。這就看得出來老美的樂觀。有多少花多少,因為在過去,找不到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菲爾就更扯了!已經躋身主管級,薪水恐怕不低吧?六十多了怎麼還不乾脆不幹了退休享福去?你錢花到哪裡去了?怎麼房子還有貸款呢?答案不證自明,場面得維持啊!這樣子的生活,在他來說,是唯一的活法,因此自殺也是必然的。

金尼雖是有良心的人物,因為他極力反對用裁員的手段維持股價,但他畢竟是贏家,就算被炒魷魚,抱著堆成山的公司股票,他反而因此更賺。從他自己的偷情和太太的揮霍身上更可以看到糜爛。我是想不通他和包比和菲爾怎麼可能私交這麼好。根本他們之間就好似有一條裂縫,地震一來就永世分隔。

控訴在哪裡?電影的名子取得很好。“公司的人”,多麼反諷!把身家性命和自我認同都寄託在公司上是多麼虛無的事。百分之九十九的薪水階級都可以在包比和菲爾身上看到自己可能的下場。要怎樣掙脫這個輪迴?努力擠到百分之一裡去,還是節省一點為自己建立安全網?坦白講後者比較實際,但那些企業主和政客可不喜歡這樣,因為少了消費,美國經濟更慘。他們希望你繼續像包比和菲爾那樣寅吃卯糧。藉著各種媒體他們在極力創造物質主義的消費文化,讓你以為生活形態就是生命的全部。這是菲爾自殺前說的話:

You know the worst part? The world didn't stop. The newspaper still came every morning, the automatic sprinklers went off at six. Jerry next door still washed his car every Sunday. My life ended and nobody noticed.

思想的牢籠,可以致死。

《Syriana》--誰不是不擇手段?

美國可愛的地方就是言論自由,容的下這樣子露骨揭露司法部和中情局幹的骯髒事,包括抹黑自己人,對石油公司非法勾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暗殺的手段操縱他國內政等等。

但美國真的可愛嗎?美國人真的天真嗎?看完此片你會覺得美國雖然只有兩百歲,但是非常老謀深算,知道怎麼樣玩,既可以有開放社會的形象,又同時可以凶狠邪惡如毒蠍。

這片子的情節格局太大了,真佩服這為編劇,能把好多條看似不相甘的故事線縱橫交錯,最後凝聚在一點上。人物一大堆,前因後果的微妙關係,大概要捧著筆記本來回看好幾次才能搞清楚。簡單勾勒如下:

一個中情局幹員到貝魯特阻止武器偷渡案子發現一枚威力強大的肩式飛彈被偷了運往埃及,背後出錢的是某產油國的王儲之一,於是他就被派去暗殺這個王儲。其實這個王儲是改革派,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理想希望發展經濟好把國家從對石油的依存中救出來,這等於就是掙脫美國的控制,難怪老美要把他幹掉,寧願扶植他那不成才的弟弟。情報員為執行任務,用了一個地頭蛇,沒想到中途地頭蛇又接了伊朗特務的活兒反過來把他給折磨一頓,還是伊朗政權扶植的Hezebolah組織官員及時阻止了他。倒霉的他又成了被中情局陷害的代罪羔羊,因為這個地頭蛇威脅要揭露美國想要暗殺王儲的事。他被逼得走頭無路,又發現中情局要用飛彈在沙漠中把載著王儲的車隊毀掉,於是就驅車去提醒王儲,結果就在追上車隊時一同死於飛彈。另一頭,美國某石油公司在這個產油國的地盤被中國搶走了,就與另一個小公司合併,因為這小公司賄賂哈薩克官員,拿到採油權。因為合併案規模太大,引起司法部基於反托拉斯法的疑慮,就僱用了一個律師事務所來為其抹粉。執行任務的律師發現了小公司賄賂官員的證據,甚至兩家公司的高層都知情。最後怎麼解決的呢?還是和司法部談條件,就讓事務所的人,包括他自己頂罪,保護合併案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一個來自巴基斯坦工人在這個石油公司因失去採油權而關掉的煉油廠遭解僱,生活困苦下被恐怖分子吸收,最後就用那枚被偷的肩式飛彈當人肉炸彈對這家石油公司的油輪攻擊。又,石油分析師抓住機會賭在這改革派的王儲身上,成為王儲的謀士,因緣是在王儲所辦的宴會中他的兒子在游泳池裡意外被電死,而王儲為補償他的損失就給他所屬的公司很大的顧問合同。太太不諒解就與他分開。最後他在被飛彈功擊的車隊中僥倖因生還,黃粱夢醒,回到太太和幼子身邊。

這個電影厲害的地方就是讓你發現每一個人都不例外的在不擇手段。而背後又有個自的不得已或幸酸。抗議什麼?抗議這個事實。我猜,它更抗議觀眾中自命清高,自已為不會如此不擇手段的人。

畫龍點睛的台詞(小石油公司的總裁):

No, I tell you. No, sir! Corruption charges! Corruption? Corruption is government intrusion into market efficiencies in the form of regulations. That's Milton Friedman. He got a goddamn Nobel Prize. We have laws against it precisely so we can get away with it. Corruption is our protection. Corruption keeps us safe and warm. Corruption is why you and I are prancing around in here instead of fighting over scraps of meat out in the streets. Corruption is why we win.

Friday, January 11, 2013

胡整但還不錯的烤肋排

我第一次吃烤肋排還是美移民美國前,在台北敦化北路體育館對面一家美式西餐廳。那家餐廳比連鎖的Friday啦,Swanson啦,Tony Romas等要稍微高檔一點,是當年四歲的老大最喜歡去那家“暗暗”的餐廳。因此我總覺得烤肋排是多麼高級的人間美味,直到來了美國才知道這是老美的老粗弄出來的尋常粗食。不過身份固然低賤,還是蠻好吃的。

喜歡吃這個東西的,大概很少想嘗試自己烤。試過的往往覺得還是餐廳烤的比較好,因為食材買起來還蠻貴的,萬一失敗了覺得可惜,還是去餐廳吃省事又省錢。其實說的也是。但有時後我就是不想去餐廳折騰,又嘴饞呢?於是我花了一點時間自己胡亂摸索,結果還蠻不錯的。不錯到我膽敢帶去一些美食媽媽林立的家庭聚會。

其實做起來簡單到暴。首先,要為自己洗腦一下。我們老中想到燒烤好像不把肉事先醃一下就不算個事,其實大部分老美的燒烤做法是不醃肉的。那味道怎麼進去呢?答案是不需要味道進去,而是靠表面那一層,要夠濃郁。所以這不更簡單了?肋排拿來洗乾淨後就想辦法在不失味,不失水的情況下煮熟。其實用蒸的很理想,但哪兒去找這麼大的蒸籠呢?權宜之計就是放在烤盤裡,不加水,但要用錫箔紙完全密封去烤箱烤,目的是保持肉的水份。烤的時間就要看自己的喜好了,自己摸索吧。重要是這樣白煮出來的熟度就是成品的熟度了。剩下的步驟只是“表面處理”而已。

這是為什麼烤箱要有“Broil”的設定。所謂Broil其實就是熱從上面照下來,下面的電熱絲是不工作的。把煮好的肋排放在乾淨的烤盤上,塗上一層老美的烤肉醬,別想一次塗太厚,但也不要薄到沒味道。放進烤箱照(broil),要看著,奇蹟就要出現,塗了烤肉醬的肋排表面很快就開始哎哎叫(sizzling)了,你的目標是讓烤肉醬和肋排表面的肉,伴著出的豬油,在那裡“煎”。在煎焦掉以前拿出來,翻面,重復同樣動作。這個煎的動作可以重復幾次,就好像粉刷牆壁一樣。這是為什麼每次不能塗得太厚,你會發現太厚了表面都焦了肉卻沒有和醬起足夠的“煎”的作用,就好像漆還沒有乾就刷下一層一樣,厚度不會累積。因為是broil,重復幾次表面處理不會讓肉過熟或變乾。

其實表面這一層就很像廣東人的烤豬肉乾那種感覺。老美烤肉醬裡面主要的成分就是一種焦糖。廣東人的烤肉主要也是靠糖。看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的成品,肋排表面有一層脆脆的甜甜的“肉乾”,裡面是多汁的肉,又夠味道,又有口感。偷偷告訴你,比餐廳的還好吃,因為餐廳不見得有工夫處理這麼多次,往往塗一層烤肉醬濕搭搭地就上桌,差遠了。

就這樣可以上桌了,還算簡單吧?

Thursday, January 10, 2013

寧靜與依靠~by 石坛

去年一年,以世俗的角度来看,是我在事业上很失败的一年。一年前的我,算得上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与老板的关系很好,项目是全公司的重点,也进展得很顺利,提职加薪是眼下的事了。那时候我也祈祷,感谢主给我这样的好运气。但这祈祷,有点像饭前祷,饭菜已在桌上,感谢往往就只限于 舌之间了。

有道是祸福相随。我的老板在一场权力斗争中输了。大清政府打了败仗,是割地赔款,台湾人民就连带著吃苦受难。我的老板输了,就把我的项目,连同我的整个课题组都转给了他的对手。接下来的日子,对我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三十六计走为上!好在猎头公司很热情。很快,我就有了好几个Interview,前途依然是一片光明。(我没有为找工作做太多的祈祷,因为在我看,走是常理,没有犹豫,也就没必要麻烦天主了。)

接下来是选工作,------ 我最怕人生的选择题。如果任我选,我只能去比较工资职称之类很表面的东西。…… 这便是祈祷的时候了。我对天主说:你来帮我选吧。既然我分不出甲乙的优劣,最好在没有offer之前,你就先帮我选定了,不是你祝福的,就请你阻挡,免得我陷于诱惑之中。我祈祷的时候,没有讲得很明白。我的言下之意,不过是请天主多多关照,我要的无非是工资职称高一点,工作环境顺一点,太太要的是出差少一点,下班早一点。

结果呢?我对天主说如果不是你祝福的就请你阻挡。没想到天主通通不祝福,把所有可能性都阻断了。不知道怎么了,连猎头公司对我也不再热情了。

我自己在辨别,也许天主要我继续留下来。这是人生的功课,不能一有困难就跑路,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对付困难环境。

接下来的三个月是最难熬的。新老板很难对付,他本人是一个工作狂,对我又有成见,各外挑剔。我想用勤奋工作来证明自己,三个月中加了很多班,但不论怎么做,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原来的同事,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之下,一个一个的离开了。我同情并鼓励他们走自己的路,但他们一走,我又有被遗弃的感觉。再加上公司冻结人事,走一个就少一个。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会儿原件商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一会儿原料短缺……

那时候,工作压力大,经常会半夜失眠。失眠时,我就起来读圣经,做祈祷。那时候,我最喜欢读出谷记。我觉得我和在埃及的以色列人相惜相怜,一样的受人奴役,一样的无助,一样的在向上主呼求救援。…… 我在等我的梅瑟的出现。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真的学会了很多。对自己有了更好的认识,对天主的爱也有了更细微的体会。同样的饭前祷,当摆在桌上的饭菜不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时,感觉就会不一样。最深的体会是人际关系。同事一个一个的离开,项目也不再是我的了,但每天晚上回来却仍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们家有一个集体祈祷。我回得晚,到了家就赶着孩子们上床。每次听孩子们为爸爸的工作祈祷,我就会很感动。以前太太一直抱怨我回家得太晚,如今更晚了许多,她却还陪著我谈谈工作上的失意。以前视作理所当然的,在困难时就显得珍贵了。

那三个月是一个怪异,我越是勤奋,事情变得越糟。工作成了一个无底洞,生活完全是本末倒置: 越是觉得家庭的珍贵,越是觉得信仰是我的依恃,我却越是没有时间给家庭,越是没有精力给天主。

有一天,我又在做〝埃及的祈祷”。我突然有了一个醒悟:我的埃及也许并不是我的新老板,而是我自己的心态!

我一直认同〝天主第一,家庭在事业之上”,但这认同只是理论上的。我同时期望自己在事业上如此这般的成功。我给自己设了条件,如此功成名就之后,才抽空给家庭,给天主。于是,我自己就变成了这个预设条件的奴隶。我的醒悟是:要摆正生活的主次关系,不是退休之后的事,也不是在五十岁之后,而是现在!

认识天主有这样一个好处,你总觉得你有一个靠山,可以〝有恃无恐〞,家兴弟兄也曾分享过他在工作上〝不怕〞的经历。同样的,认清生活当前的主次之后,我毫无顾忌地去与我的新老板约谈。我明确地告诉他什么是我能做的,什么是我不能的,如果他信任我,我会尽力而为;但是,工作不是我生活的全部。老板看著我很困惑 ……

吾主上主,以色列的圣者这样说过:「你们的得救,是在于归依和安静,你们的力量是在于宁静和信赖。」(依 三十:15),这是在守岁祈祷时,瑞美的一段读经,让我(虽然摆正了生活的主次却依然困惑的我)如梦初醒: 归依、安静、宁静和信赖指正了我现时应有的心态。我的工作环境仍然很恶劣,我事业的下一步怎么走,还不是很明朗,我还在求索,探问。我也恳请大家为我祈祷 …… 但是我很清楚,天主是我的归依。我要走出困境,不是靠无休止的工作,奋斗,而是在宁静中求索天主的圣意,信赖天主的力量。

我不知道后面的路无论怎么走,但我知道我的心已经不再在埃及了。阿肋路亚!

召喚~by Irene


約四年前,St. Joseph Parish的音樂總監Mark Sullivan先生奉主教府之命為一個勞工團體準備慶祝彌撒的音樂。由於事出緊急,只有幾天的時間,Mark就以多元文化彌撒的方式,緊急徵召各族裔聖詠團員,所以我們有四位聖詠團員星期六下午就去「助唱」。在彌撒中我們就唱了這首The Summons,當天唱到一半,我在心中就哭了,唱不下去,它的歌詞幾乎是由問句組成,我愈唱愈覺得是上主在問我:你說你要跟隨我,那麼你能不能做到我說的這一切呢?
我當然希望跟隨祂,希望更多人能聽到祂的福音。但是上主說,要達到這個地步,你先回答下面的問題:
你能在遇到不友善,不利於你的環境時,忍受不友善的眼神嗎?你能讓瞎眼看見嗎?你敢不敢親吻痲瘋病人呢?你能做我所做的一切卻不為人知嗎?你敢不敢真心愛你那想隱藏起來的自己嗎?你敢不敢用你的信仰去改變世界嗎?你敢不敢克服心中的恐懼嗎?你願意讓我答覆你的祈求嗎?
那一年,我唱了好幾次這首歌,每次唱就再自問這些問題一次,於是那一陣子我常用這首歌的問題來省思自己的信仰,這首歌似乎在為我變換事奉跑道而「鋪路」。
另一件事是三年前暑假回台灣,認識了輔大呂慈涵老師的「偏鄉青少年兒童輔導」工作。呂老師的偏鄉課輔工作,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網路課後輔導工作:該項工作與輔大計算機中心林主任合作,請大學生志工以遠距教學的方式為山上孩童做一對一課後輔導。許多「小學五年級」學生,實際程度只有小學二年級。又比如:有時發生小學生不上網了,後來才知道這些小孩被家中大人毆打,不敢讓這些大哥哥大姊姊看到鼻青臉腫的樣子(山上家庭多半窮困,較容易有酗酒、暴力、自殺等問題)。
第二部分是暑期輔導工作:在暑假時組織大學生志工上山開設暑期輔導課程。山上的學校本來資源就少,老師獲得的鼓勵也少,一到暑假,學校老師就放假了,山上的孩子無人照顧,更不可能像城市孩子一樣參加各項活動。這時候,就變成幫派到山上吸收小弟的好時機。呂老師說:開一個月的暑期輔導課,就是要把孩子們留在學校,幫這些家庭看住小孩子,減少他們被幫派吸收的機會。這些願意做暑期輔導的大學生志工,呂老師從平時已經在訓練他們,從編寫暑期教材開始;這些教材不只是一般的課程,也包括音樂等課外活動。這些大學生上山後,就在學校打地舖一個月,服務山上的小孩。呂老師每一兩天就上山一趟,和大學生開會解決他們在山上遇到的困難。當時呂老師有兩個隊:一隊在桃園復興鄉角板山的介壽國中,另一隊在台東山區。
當愛群弟兄在電話裡問我願不願意去介壽國中看看時,我說:好。因為我心裡想的是台北市介壽國中,那兒離我外婆家很近,來回一趟只要二十分鐘車程。結果先到輔大與呂老師見面,才知道是要上山,去那遙遠的介壽國中。而那時已是下午五點了,心裡掙扎了一下,最後還是答應了。坐上呂老師的車,在黃昏時上山。呂老師先帶我們看學校的設備(真不能和山下學校比),老師宿舍又破又小。那時,大學生志工出去吃飯,我們在角板山一家小吃店找到他們。吃完飯後,走回學校,呂老師就與大學生志工們開會,我和愛群兄旁聽。他們遇到的問題大多是家庭問題,比如有一父親因毒品入監,母親精神有問題,有自殺傾向,大學生應如何幫助這個孩子…等等。
看完了山上的這一切,心情極為複雜。平常我們在CCCSJ Fremont天主教團體中有各種服務,而我做音樂事奉也是為服事上主。可是看到呂老師親自上山站在第一線,為這些弱勢孩子們盡力,把他們導入正途,突然間我發現做音樂聖詠團服務竟是那麼地微不足道。偏鄉服務工作讓我非常感動,可是我並沒有想到具體的方法,能讓美國的華人教友幫助呂老師的工作。
暑假返美後,八月裡的一個主日,照例站在聖詠團的位置唱歌,彌撒還沒開始,我環視整個教堂,看教友們陸續入座,或還在做彌撒前的準備。人群中,教堂裡的青少年忽然在我眼中是那麼地突出,我看見他們在教堂裡走動,沒有人跟他們互動,在我眼中,他們竟像是一群孤兒。我的心裡非常難過,想到我們團體有各種善會為不同的年齡層服務,可是說起青少年,在當時竟沒有一個為他們服務的團體。雖然多年以前也有人問過我要不要做青年組工作,我第一反應就回絕了。老實說,想到要帶青年組還滿害怕的。如今,上主讓我用不同的眼光來看這些青少年,需要有人來關懷他們。頓時,呂老師的工作和The Summons的歌詞在腦海中連起。我瞭解了原來要跟隨主耶穌,是從周圍的需要做起。
那年暑假,每主日一進堂我就看見那些走來晃去的青少年,心裡就痛一次,但也不知該如何做起。直到有一天,看見健仁弟兄教的幾個青少年吉他手,自己搬了椅子就坐在鼓旁邊,也沒人招呼。我起了一個靈感,就是把教堂我所認識的青少年樂手請來,請他們在彌撒裡用他們在行的樂器做服務。我自己也曾經問過主:我學琴這麼多年究竟為何?第一次做司琴時,我找到了答案。所以我也用曾經得到的感動與他們分享,希望他們在彌撒中彈奏樂器時,也能有服事上主的喜悅。
當我提出邀請青少年樂手加入彌撒的想法時,Melanie很慷慨地回應了。我們才嘗試了第一次,馬上有人反應:「孩子不會樂器怎麼辦?是不是也可以一起照顧到?」從此,我們就踏上了青年組工作的旅程。
回首這三個年頭,我感謝這些可愛的青少年們,外表看來是我們在帶他們,但實際上是他們教會我許多曾經看不見也看不懂的事物,讓我許多已經僵化的思想及眼光又活絡了起來。藉著這個全新的事奉工作,來塑造一個新的我,讓我的信仰划向更深處,與上主的關係又更近一步。你也許要問我怎能感受到這個轉變?許多曾讀過的聖經教導,在我這三年來經驗的各項事情中,變得栩栩如生,這些教導不再是白紙黑字,而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有時在默想耶穌說的話時,好似可以對耶穌當時的情緒及對眾生的憐憫能感同身受,這也應證了德蕾莎修女的一個故事。我曾在教會刊物匆匆看到兩行敘述,說有一個人請德蕾莎修女教導他福音,德蕾莎修女告訴他:「福音就在我們的十個手指間。」雖然我後來一直找不到這個故事的出處,但這句話已經成為我的座右銘。我們辛勤用雙手為主工作,福音中的啟示會不斷地向我們開展。
青年組的工作,早已超出我的信心範圍外,不像聖詠團工作多少還在我信心可以掌握之內。然而,上主藉此要我學習時時轉向上主,開啟自己的心,求祂的智慧,並求祂為青年組開路。有時沮喪、氣餒的情緒是在所難免,只有時時提醒自己把眼光轉向上主。
讓我們互相勉勵,開放我們的心,慷慨回應上主的召喚,辛勤用雙手為主工作,求主為我們團體及整個教會開新路。
藉這個機會,感謝在青年組一起努力工作的好伙伴Melanie、Tony、Judy、Tiffany、Peter 、Jeff和Pearson。最重要的是特別感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我的人,那就是宋建龍。他平時雖然不怎麼愛與人打交道,也不太會說貼心的話,但他對我的愛和支持,我點滴在心頭,謝謝他!

Monday, January 7, 2013

歲首年終看電影--Flight(機密真相), Life of PI(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incoln(林肯), Les Miserables(悲慘世界)

假期中要不遠征,就無處可去。連逛逛商店都被人潮倒足胃口。只好日伏夜出,看幾場電影打發時間。電影工業也看準這一點,大片紛紛出籠,這也就產銷盡歡了。

不是影評,沒有深入知識做後盾,只是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做為日後回味之用。

【Flight】

期望不高,所以超過期望。發胖的黑帥哥Danzel Washington演一個酒鬼飛行員,遇到機件故障,卻在酒意中讓飛機倒飛,最後迫降成功,只死了六個人。故事在事後的責任調查。這老哥了得,十個飛行員通過飛行記錄器重現的失事狀況,在模擬機裡通通墜毀,能迫降成功簡直是神才能做到。因此,他成了救命英雄。問題是,機上發現了這老哥偷帶進去的酒瓶子,在只有飛航人員能及的區域。我是不懂這個道理,但故事告訴我,儘管所有客觀證據都肯定是機件故障,如果發現他醉酒,那事情可大條了。身敗名裂,還要做牢。

可這老哥是真酒鬼,連這麼大的狀況也無法暫時戒掉酒,小心應付聽證調查過程,害得旁邊幫他的人焦頭爛額。直到最後一關,在最終的聽證會上,眼看要化險為夷,旁觀的仰慕者都等著要為他慶祝了,他突然翻供,坦承自己酗酒的事實。為什麼突然翻供?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審理者要他評價另一個唯一有可能帶那只酒瓶上去,也曾有酗酒記錄的同事,有多可能是酒瓶的主人。大概良心發現了,不該為了自己脫罪就嫁禍他人,他就認罪了。

其實這認罪有點突兀,且放下不表。總的來講Danzel Washington真的讓你感受到酒癮的可怕,令人毛骨聳然。這麼大的事,下了大決心的他,沒有辦法暫時不喝酒。單單這一幕就值回票價。最後聽證的前晚,在旅館中,幫他的律師還雇了保鑣看守在房門口,房間小冰箱的酒都被刻意換成汽水。首先鬼使神差的讓他不自主地手摸到小冰箱打開探探,好像要這樣才能令自己死心似的。好,沒有,該死心了。睡吧!輾轉難眠,忽然聽到輕輕的敲門聲,應門,除了保鑣沒別人啊!回床上又聽到敲門聲,再應門,還是沒有啊!他有點緊張了,起身尋找聲音來源,原來通往隔壁房間的門(美國旅館的特色)沒關好,窗子吹進來的風讓門作響。於是他開了門,進去關上窗,回來自己房間前冷不防瞥了小冰箱一眼,接下的災難就不必贅述了。

蠻喜歡結尾主角坦承酗酒的一句話:“我再也不要再裝下去了!”。人要不裝下去,就是救贖的開始。主角坦承後被判刑的理由也挺有意思的:背棄了公眾的託付。

話說回來,究竟是好萊塢出品,聳動光怪的情節都是為了票房,我是第一次學到緊急醒酒可以用毒品。是不是爛醉反而能為平日所不能,成就了英雄事蹟?藝術是非道德的嗎?扯不完了。


【Life of PI】

又要得罪李安的粉絲了。

李安當然是有兩把刷子,不然怎麼會有如此名聲?他的人品似乎也很不錯。看過他一篇自述,如何在妻子的鼓勵下沒有放棄走艱苦的導演之路,非常感動。勵志的自傳沒有幾個好的,他這篇是例外,值得推薦給年輕人讀。

但這片子只能肯定李安是成功的好萊塢導演,而不要期望太多別的。我是覺得李安早期的作品,如飲食男女,是他藝術的高峰。接下來只是技術的增長和票房的成功而已。斷背山,色戒的成功,是因為他對市場品味的精確掌握,才炒得出一盤好吃的菜,讓人吃得齒頰留香,但他自己的觀點卻是隱藏起來。而飲食男女卻是有他自己的聲音在裡面。我認為不朽的作品一定反映作者的聲音,這是”家“與”匠“的分際。

比起詮釋張愛玲的色戒原味盡失,李安這回卻是成功而忠實地反映了原著的精神。 不簡單啊!這本書被認為是不可能拍成電影的,而李安卻做到了,而且拍得觀賞價值很高,是視覺的饗宴,了不起。

但也僅僅如此了。不怪李安,因為他只是反映原著。我認為這原著僅僅是暢銷書的水平,想像力豐富的故事,引人入勝,還包裝了一些宗教意念進去,滿足觀眾的精神生活需要。但要真從裡面悟出一點哲理,它就像一團棉花糖,繞啊繞的,最後你發現是空的。叫好的人說這故事留給觀眾無限多種想像空間,這是它成功之處。例如,在哪一版故事是真實的這件事上,就帶出好多不同的觀點。但說實在的,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個觀點不是一廂情願,一戳就破。孩子和老虎的關係,更是如此,各種心理分析都出籠。例如,或曰那老虎就像徵主角內心的獸性或什麼的,請問怎麼解釋作者說若非這虎的刺激,他熬不過去的?

宗教的包裝,也是在投觀眾所好。看似兼容並蓄,主角同時虔信印度,基督,伊斯蘭教,但如果沒有在劇情中有令人折服的發展,能讓你提到一個高度,見到宗教本質的普世性,這種兼容並蓄只是一種看來有趣的無知和恣意,沒有任何意義。

總之,當作者刻意隱藏自己,佈一個局來讓你自由創作,就要有心理準備,遊戲為之,不必當真。本就無意文以載道,何須硬安個道上去?

另一個題外話是,這部電影的拍攝和動畫製作大多在台灣。李安說台灣能找到所有他需要的技術,而又沒有好萊塢的積習,政府民間又有求必應底支持,讓他有自由做出理想中的效果。我第一個反應是為台灣高興,但仔細想想,蠻悲哀的。台灣似乎總是扮演沒有身份,沒有面貌的角色。空有資材技術人才,卻是楚才晉用。

【Lincoln】

飾演林肯的Daniel Day-Lewis把導演Steven Spielberg帶到他自己達不到的境界!

怎麼說呢?Daniel Day-Lewis所刻畫的林肯,就是林肯!看過”我的左腳“,就知道這位演員的功力。如果是Steven Spielberg帶著Daniel演,絕不會是這個樣子,可能要濫情的多。可Daniel的忠實刻劃,卻讓人內心升起真實強烈的感情來,導演其它部分的發揮,也都受到了節制,結果是一部傳世之作!

為達目的,可不可以耍手段?為了人權得到伸張,可不可以犧牲無辜的生命?整個故事就環繞在一個重要的決定上,關乎十三修正案的通過。那時南方已經被打得很慘,派遣特使求和,但如果這個時候接受議和,全國統一的話,南方諸州就要參與投票,那十三修正案(具體規範解放黑奴對州的強制力)就絕對通不過。於是,林肯力排眾議,寧願讓戰爭繼續打下去,犧牲更多無辜的人。片中也不隱諱的描寫林肯授意手下威逼利誘拉攏一些游離票的做法,顯然林肯不像不沾鍋小馬哥那麼“乾淨”。

有趣的是現場觀眾的反應。我看的那一場在結束時觀眾齊聲鼓掌,而另一個觀眾說他看的那一場,結束時一片靜默,沒有人離開座位,大家都陷入沉思中。可以看出美國人對林肯的熱愛,和對自己國家的立國精神的自豪。

大家都說林肯有智慧,我認為那是屬地的智慧。屬天的智慧卻比較像婦人之仁。能不打仗,為什麼要多犧牲人命?你憑什麼認為十三修正案的通過代表更高的正義?你憑什麼論斷在那個時空條件下廢棄奴隸制度一定為黑奴帶來解放?你是上帝嗎?

【Les Miserables】

雨果是泛泛的小說家,卻是卓越而博學的詩人。這是看完此片的感受。情緒就像美食,沒有嚐過就不知所云,而詩,則是情緒的廚房。這部電影,是一首好詩。

我小說原著沒讀過,只在小時候讀過東方少年文庫的兒童版本。但從那次的印像和幾次電影的經驗,大概可以肯定雨果刻畫人物沒有達到一流小說的檔次。所有人物充其量只是一個典型,非常簡單而可以預測。主角本來就是個倒了楣的好人,被神父感動了變成了完人。那警探是個偏執狂,最後自殺的原因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內在衝突,說是在自己的職守(將主角繩之以法)和人道之間落入兩難。常人在這種情況下會自動合理化,因此這個人物,只能說是理論上存在的特例。其他角色就更扁平化了。

比較突出的是情節,也是這本書的主旨--控訴社會的不公和底層的悲慘。但這部電影(或其所根據的歌舞劇)的重點並不在此,反而是在營造一個大浪漫。悲慘的部分匆匆帶過,而共和國黨(Republicanist)的流血革命是以一種嘉年華似的氣氛表現的,大概也是因為歌唱的關係吧。巷戰僵持之中暢飲的葡萄酒,與事後一排排屍體邊的血泊相映成趣。單戀的女子為愛人(主角義女的情人)犧牲的壯烈,與革命烈士的熱情交融在一起。把酒高歌吧!不論是什麼理想,不必深究!這激情綻放的煙火,才是人生!死而後已!唱吧!喝吧!燃燒生命吧!

我發現自己的情緒被帶動,也想引亢高歌!雖在現實上距離遙遠,似乎此時此刻,我加入了他們。

至於主角的救贖,太過於“標準答案”,就好像我最怕的見證會一樣。就擱在一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