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2, 2012

曲徑微光(四)

祈禱四

《經文》

我已被列在進入墳墓的人中,我已變成與無氣力的人相同。
我的床榻舖在死人的中間,與葬於墳墓者的屍身作伴,你已不再記念他們,你已不再照顧他們。

你叫我的知己棄我遠去,你使我被他們痛恨厭惡;我受他們拘留不得外出。

15上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的靈魂﹖又為什麼向我掩起了你的慈容﹖

19你使親友同伴將我離棄,黑暗成了我的家人知己。

~摘自聖詠八十八篇

《默想》

這對我來說是地獄的描述,充滿了死味。想來神師們為什麼挑選這首詩真是用心很深。詩篇中刻骨銘心呻吟號啕者眾,但多半在尾聲抬起頭來,重拾希望。唯有這篇,是一路盤旋到地獄的底層,以無奈認命的”黑暗成了我的家人知己”總結,不打算上來了。

是臨終病人的心情寫照嗎?或許部分吧!那此人大概是倒了大楣的臨終病人,連至親好友都落井下石。果如此,恐怕沒有幾人能與之共鳴。

我返復吟詠咀嚼,齒頰中留下的,是我自己再熟悉也不過,熟悉到反而陌生起來的一種隨時存在的感覺---孤絕。是的!它從來沒有一刻離開我。無論是獨自一人時,或是溫暖的家庭聚會中,教會的團契裡,賽局的同仇敵愾中,或朋友的關懷下,這種終極的孤絕感從來沒有離開過。倒不是我不曾感受到親情友情的溫暖,我愛我身邊的人,也感激他們為我的付出。但人和人之間,就好像兩條極深的海溝最底下的海水,永世不得交流。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是孤島,不管表面上看起來人際關係多麼熱絡。這是為什麼?詩人所形容的,好像躺在死人堆裡,不是罵人,但真的,某種意義上,我們彼此之間都像是對方的死人,而一會兒以為是知己的,似乎轉頭就“棄我遠去”。這不是無病申吟,而是“正常”的我們麻木了,不曉得自己和所屬的世界的存在狀態,在關係上是黑暗一片,而”黑暗成了我的家人知己“,反倒視為正常了。

當人們遇到耶穌時,就察覺自己這種存在狀態,一種關係的“死”。因為,耶穌讓我們感受到人和人之間應該有的關係是什麼樣子。其差別,就像活著之於死去一般。我開始體會為什麼門徒放下一切,義無反顧地跟隨耶穌。

“海內存知己”,但知己難尋啊!為什麼?我們聳聳肩,不必凡事討好別人,做我自己。有些人天生就不對盤。我們都有不想見到的人,也都會被一些人不想見到。緣分吧!這種想法足以讓我們合理化彼此之間築起的越來越高的牆。人情世故,行為規範,應對進退,利害關係,新仇舊恨,嫉妒驕傲,對事物的觀點,還有一長串的牆,沒完沒了。我們被這些“社會網絡”監禁著。難道我們同飲於一個聖神,同屬一個身體,彼此之間還不是知己嗎?難道每一個人不該是每一個人的知己嗎?

“上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的靈魂﹖”

我們麻木到不知道該如此哭喊.

但似乎有一個人曾經這麼哭喊過......


世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接下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