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1, 2011

從感官到實際—從電影“送行者”談起

日本電影”送行者“(Departures)不是我可以用筆墨形容的,要是可以憑筆墨形容的話,我這篇文章也失去意義了。這部電影太豐富了,而我只是抽取其中的一個面向。我深怕誤導你,所以先要聲明不要以為就只有這一點東西。而且我極力推薦,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的話。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年輕夫婦,男的原來是平庸的大提琴師,勉強在東京的一個交響樂團任職。因為樂團解散,他就失業了,而技藝平平,也就放棄了音樂生涯,兩夫妻回到男的故鄉展開新生活。男的因誤會報紙廣告的意思,找上一家專為死人化妝的店謀職,大概是難得有人上門,老板就馬上顧用他,且預發工資,讓他無法推托,就這樣開始所謂“禮儀師“的工作,從跟著老板見習,漸漸可一獨挑大樑。給死人化妝,是多麼不體面的工作,他連太太也瞞著。最後瞞不住了,太太實在受不了,就暫時離開他了。他的老鄰居也都不諒解他從事這份工作。

可是他自己,他太太,和原來不諒解他的人,都隨著故事的發展因著這個化妝的過程受到感動,不但不再怪他,反而各自這樣的經歷都為他們洗滌了心靈。我真的不會形容,最好你能自己看。日本的習俗很有意思。死去的人是擺在家中,化妝師是登門造訪,在所有家屬面前完成這個化妝的儀式。家屬則都席地而坐觀看全部過程。電影的唯美處理手法越發讓整個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從巧妙又有尊嚴的褪去衣服,擦拭身體,按摩肢體,到臉部的細節處理,那種對死者身體的尊重,那種細膩溫柔,讓每一個家屬的心得到安慰,令人由衷的相信,自己若是在觀看的家屬,也會有同樣的反應。

這個電影很成功的展現,在一個靈魂已經離開的軀體上的儀式,可以把所有人的靈魂都帶進一個和死者親密的境界,同得安慰。同樣這樣的以肉身為媒介觸動靈魂深處的主題還有幾處。例如,主角和自幼就離棄家庭的父親之間,就由兩顆石頭做為聯繫。小時候在河邊,父要和他玩一個遊戲,就是各自撿一顆石頭代表自己想到對方時的心情來交換。他就撿了一顆很光滑的白色小石頭,而父親的是一塊粗糙的大石頭。主角成長過程中父親音訊全無,一直很不諒解,直到最後接到父親的死訊,還是在老婆和同事的鼓勵下才去料理後事。他為自己的父親化妝時才發現父親手中正握著那顆小白石頭。十足的催淚彈情節。另有一處,是在還是菜鳥的主角和老板接了一個活,去處理被發現死在家中有好一段時間的獨居老婦人。過程可想而知。下班後主角去澡堂拼命洗刷身上的屍臭,回到家中,緊緊地抱住不明究裡的妻子,死命地一頭栽在在妻子胸前磨蹭,恨不得鑽進妻子肚子裡才感到安慰。可見導演有意識地刻畫感官和靈性的微妙關係,很有說服力。

身在美國,雖沒有這樣的習俗,我卻有感同身受的經歷。送走Candy的過程中,Candy交待告別式時不要瞻仰遺容,而只要家人(我,兒子,和一位摯友)來見她最後一面。殯儀館的服務又是定型化的,不是你要去看就看得到她。我只好選擇一個“檢驗遺體”的服務,好見她最後一面。想到電影上把屍體從冰櫃裡抽出來的情景,心裡很是不舒服,即便陪伴我的牧師安慰說這些有形的儀式都沒有意義,不必在意。畢竟她已經在天上了。結果出乎我所料,雖說是“檢驗遺體”,殯儀館人員知道我們的用意,其實還是把Candy安放在和告別式同一個莊嚴的禮堂,用厚厚的優美地墜下的毯子蓋好,端端正正地躺在那裡,臉上表情是如同熟睡般地安詳,顯然有處理過。Candy天生麗質,從來不化妝,所以眼前的她除了比較消瘦外,正是她完美的樣子。我親親她的嘴唇,撫摸她的手,相信她會一如往常地感受到我的溫暖的。我真的非常非常地感激殯儀館人員的體貼,讓這最後一面劃下完美的句點,成為我美好的回憶。

因此,我開始檢視自己的信仰。我再也不敢輕看一切有形的事物,和一切感官經驗的神聖的一面。在信仰生活上,很明顯的人要經歷神同在的實際,很依賴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的接觸。這些都拿掉,人就會感到空洞。當然,人可以憑記憶重溫所儲存的感官經驗,但至少要先有感官經驗在記憶裡。感官經驗不僅是靜態的。儀式就是最好的動態的例子。這是為什麼神為以色列人設計會幕,和所有的禮儀,物件,而不是單單刻在石板上的誡命。這些神所創立的典章制度和物件,雖說是像徵性的,但是所營造的經驗卻是不折不扣的實際。這是為什麼人的身體的神聖性絕對不能被抹殺。沒有身體,人就失去了與其他受造物的關係,甚至失去了與自己的關係,何況是與神的關係!

今天的基督教,典章儀節在那裡?感官經驗在那裡?從各色的音樂事工,敬拜的氣氛營造的趨勢等可以看得出來信徒這方面自然的需要。很可惜,神所親自設立的教會,和最核心的聖餐禮儀,卻被擺在一邊,成為不得不行,卻又流於形式的點綴。反而充斥的是一些人所創造出來的東西,來填補這個空缺。

這是為什麼我這麼看重天主教的彌撒。彌撒忠實底保存了教會的實際--神的道和耶穌的身體。教堂的設計也是啟示錄所描述的天堂的再現,而整個儀式把神的話,人的回應(禱告),和基督的身體(聖餐)完美的結合,配合聽覺,嗅覺,視覺的經驗,很自然的把人帶到神的同在裡。或許有人說有很多是後來加的,也是人的設計。但就像啟示錄中新耶路撒冷流出的生命之河,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有源頭又同時連繫到現今,這些儀式從初代教會最早的教會寫實記載“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使徒行傳)就由神設立,經由教會傳統和使徒繼承的延續,一脈相承,至今或有諸多因時因地制宜之處,卻精神完全保留。

彌撒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什麼叫做普世教會。基督教徒都知道,教會是“一個“身體,而教會這個身體要合一。說真的,除了天主教透過彌撒和其他聖事,讓全世界的天主教徒有共同的等屬靈經驗外,還有什麽堪稱是教會合一的實際呢?所以普世教會要離開彌撒,就完完全全地抽象化了。在上海的猶太人紀念館碰到一群火熱的基督徒,在紀念館中的猶太會堂一會唱唱跳跳,一會兒熱情禱告,遇上一位猶太人訪客,那簡直就興奮極了。他們也熱情地和我攀談,知道我是基督徒後高興的不得了。其中有一位說:”雖然我們不認識,但我們靈裡是通的。“我真的很仰慕這羣大陸基督徒的愛主的火熱,也感謝他們對我的熱情。可是我很努力的想從他們這句話裡擠出一點意義來,卻徒勞無功。我們除了稱為基督徒,捧著同一本聖經,還有什麼不用說就知道的相通之處呢?聖經嗎?靠不住。教義(對聖經的解釋)的分歧已經大到沒有任何共通之處。聖靈嗎?問題是聖靈是真理的靈。如果真理的認識都不一樣,同感一靈不也是空話嗎?

無怪乎現今基督徒的屬靈經歷就越來越走向個人化,私密化。倒不是個人的靈修有什麼不妥,而是要看這個靈修過程是把個人帶向與教會的合一,還是始終封閉在“關鎖的園中“和耶穌一對一。看到一些姐妹的分享,以雅歌中的關係來默想與耶穌的關係,說真的,感覺怪怪的。羔羊的新婦是整個教會,而不是個人。如果我以雅歌來默想耶穌和教會的關係,我會受到感動而更加在弟兄姐妹身上尋求基督。如果我以雅歌來默想我個人與耶穌的關係,如果我會受到感動的話,可能眼目就更往裡面去。我頂多是樂於告訴好朋友我這樣的關係,就好像告訴好朋友我戀愛了。然而我的朋又並不能和我分享這個關係。當我朋有高興的祝賀我時,我知道這不代表我跟他們在基督裡有任何相交,就好像我們不能分享同一個愛人一樣。這樣的互相祝賀聲中,我們似乎看到了--其實沒有--合一。我相信這樣的個人化,私密化的屬靈經歷有很大的吸引力,否則不會這麼熱門。其實會有這樣的追求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這表示對信仰的實際的渴望,而相信神紀念這樣的渴望。但神所看重的,祂的拯救計劃所要完成的最終的的合一和同在,總是圍繞在普世教會,甚至是更大的集合,例如全人類,甚至全宇宙。其分別不可不察。(參考經文:太28:19~20; 林前3:21~23; 弗1:10)

走出來吧!全宇宙,整個歷史都是我們的,而那裡才有耶穌。

6 comments:

  1. 谢谢你的分享。
    同意你理性在信仰的重要性。
    但不同意 "聖經嗎?靠不住。教義的分歧已經大到沒有任何共通之處"
    如果离开了聖經,共通的基础都不存在了。

    大学时, 原子物理的老师讲了个故事 (他曾在丹麦留学):丹麦的火车经常误点,有人就问,那我们要火车时刻表干什么。回答是如果没有火车时刻表, 怎么知道火车误点。

    Yonghong

    ReplyDelete
  2. 謝謝你的指正!你給我機會吧意思解釋得更完整一點。

    我想你可能誤會我這句話是在否定聖經。非也!聖經絕對是最高,最終的神的啟示的依據。我這句話重點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聖經都只是聖經的解釋,而因為沒有傳統和使徒繼承的教導權柄,讓我們的解釋(包刮牧師的)互相有天壤之別。如果你同意是這樣,那我們就不能單憑你也讀聖經,我也讀聖經而天真的以為我們有相通之處。直等到相處一陣子了,互相了解彼此對聖經的認識了,才真正有相通。問題是談普世教會的相通,就不能指望全世界的基督徒都互相認識,充分交流,來確保我們腦子中的聖經是同一回事。因此,單憑讀一本聖經就認定普世教會的合一是自欺。

    天主教比較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的傳統和使徒繼承教導勸柄保證對聖經解釋的一致性。暫且不談我們是否認同這個傳統和使徒教導權柄,普世的天主教徒相通在聖經這一點是肯定的。

    有人可能不同意大家對聖經的解釋有天壤之別,那我只能說,他們太天真了。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造成他們這麼天真,就是他們打從信主就進入一種聖經解釋版本的環境,這個環境內部同質性很高,他們就以為普天下都是如此。我有一篇叫做“回到門廳”的短文就在指出這個問題。

    ReplyDelete
  3. I watched the movie last night, and was indeed deeply moved by it. Certainly like to encourage everyone to watch it if you have not done so.

    To me, the movie did not lead me to much thoughts regarding faith or religion. The point that really touched me is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No matter how other people view the profession, the true Professional will devote himself/herself to the work at hands, and make sure it be done with the highest quality. I certainly wish the Professional attitude were more widely spread in our current society, including in religious settings.

    ReplyDelete
  4. Great insightful comment on professionalism! Thanks!

    ReplyDelete
  5. I guess a good movie will continue to communicate to you over time. This morning, the movie told me the following:

    Misunderstanding and prejudice can be so widely spread and deeply cloud people's mind, to a level that the truth hardly has any chance to come out. Meanwhile, with involvement, open mind, and love, the truth can be so powerful and beautiful.

    There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mong us, among people in different faiths. We can all learn from the movie.

    ReplyDelete
  6. 老柯,太對了!參與,開放的態度,愛心!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