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6, 2020
化整為零對付火雞
Friday, November 1, 2019
湖北旅遊~德行問題
我自認為中國人,我愛中國,也愛我的同胞。因此談這個問題並沒有嘲笑或貶損之意,純粹較為客觀中肯的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並且,接觸得越多,我越能肯定,德行(或所謂的文明)和品格是完全無關的兩件事。德行永遠是相對的社會禮儀規範標準。一個人不管德行再差,只要在他環境裡屬於常態,他就沒有什麼錯。德行差的人完全不代表他的心腸不好。
Monday, October 28, 2019
湖北遊記~天麻騙局與潛規則二三事
湖北遊記~吃

Wednesday, October 9, 2019
行前小記--湖北
Saturday, June 23, 2018
舞蹈的語彙
認真學習舞蹈幾年下來,想整理一下心得,就教同好。 國際排舞有個好處,就是它的編舞多半僅限於舞步,因此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舞者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對被動接受的人是一個缺陷;在我,則是進步的觸媒,因為這個自由,迫使我主動的學習。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舞蹈語彙的發展、發現、積累、淘洗的過程。試分而述之:
舞蹈語彙,我認為是傳達意義的動作。舉極端的例子。同樣是走路,生活中的行走和舞蹈的邁步是兩回事,其差異是是否傳達意義。為何我說意義而不直接說美感?因為它除了美感之外更無法擺脫一種個性、風格、意象上的個別差異。同樣是邁出一步,舞蹈上有無限種不同的動作,舞者如何取捨?當然就取決於他的某種判斷的依據,也可以說這個依據,就是意義存在的體現。
語彙的積累有兩個來源,一是發展。也就是原來沒有的動作,有意識的做出來。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模仿好的範本。另一個途徑,在稍微進階一些後有可能會發生的,就是自己創造。當然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模仿範本是不能迴避的唯一法門。大多數人跳了十幾年排舞,語彙仍然停留在初始階段,原因無他,就是從來不刻意模仿範本。這也說明了模仿範本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因為本質上是打破固有的習慣。除模仿本身的難處外還有心理障礙。因為肢體的習慣具有自我認同的成分,因此打破原來的習慣會帶來不安。
除了發展,語彙也可以是發現出來的。習舞的過程中,因為身體的自由度、協調性不斷提高,模仿來的動作也變多,這些新的元素會帶出一些無意識的動作,有些是可取的現,經發現後可以納入自己的語彙中。這就要靠審查自己跳舞的錄像。這是為什麼我堅持為自己拍錄像,並且不厭其煩地觀看。 舞蹈語彙從來不是從零開始。
一個初學者,第一次跳舞,就已經自覺或不自覺中攜帶了許多語彙。但有語彙不表示具有觀賞價值,語彙也有不好的,要淘汰。因此,學習的過程當然是積累,但同時也是一個淘洗的過程。一方面要去蕪存菁,淘汰不好的,另一方面比較會忽略的,就是選擇對的應用場合。前述的無數種邁步方式,你要用哪一種?可見這個淘洗的過程涉及鑑賞力提升。鑑賞力的提升又很大一個程度的來自於自身的實踐。跳舞,就更能鑑賞舞。另外就是廣為涉獵。多看不同類型的舞,學習辨認不同的風格。淘洗就是選擇,可以是非常私密的,將語彙內化為自我影像的一個心理過程。如果相信佛的自性具足,或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的話,這就是一個心的提煉的過程,令人著迷的境界。但是,要到達這個境界,對不起,只有吃苦一途。
Thursday, March 22, 2018
舞出下半場~三年後續篇
是該寫寫續篇了,三年前寫的《舞出下半場》許下的次年寫下集黃牛了。當時許諾的原由是我要讓時間來證明我這條習舞做為終身愛好的路是走得通的。現在是近三年後了,我很高興的說,走得通,而且成果顯著。
寫了上篇之後,很快的我發現hip pop不適合,身體條件太高了,過幾年老了就不行,這不是我要的。正在發愁何去何從,就發現國際排舞是個寶藏,有取之不盡的精彩編舞,並由非常專業的舞者示範。在舞蹈風格上更是涵蓋了所有的ball room dance的風格,以及許多種的流行舞風格。我的確下了很深的工夫去學習分辨不同舞種的風格,它們的節奏特性,基本動作原理等等。除了老師的示範外,我還針對不同風格的舞找出教學視頻來學習基本動作到目前為止,我可以很自豪的誇口,通過這樣的獨立學習,我已經能準確掌握住samba, rumba, cha-cha等拉丁舞,和 nightclub two steps, west coast swing等。當然,技術上仍然有許多可以改進之處,尤其是手臂的姿勢,腳的控制,頭部的穩定,聳肩的避免,台風等等。但這些都是通過時間可以越來越好的。我三年來不斷的進步讓我對此堅信不移。
曾國藩談讀書,說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經營一個終身愛好不也一樣?「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甘於下流,就取法乎上,知學問之不盡就篤定可以活到老學到老,從而也有持之以恆的強大動力,一路上的滿足喜悅,就有如泉湧。體會一個細微的調整所帶來的美感經驗和驚喜,體驗肢體的律動化為語言在腦海中激發出意象,情到深處如何能不把自己忘掉,拋開一切煩惱?這是我的密境,很容易進去悠遊,從來不向我打烊。
三年來舞蹈路上腳步遒健,風光無限,但也不是沒有遺憾。這條路就只有我一人孤獨的走著,我很少遇上發自內心深處的共鳴。我一直嘗試用各種方式呼朋引伴,也一直很熱心慷慨的與人分享這條充滿回報的興趣之路,但一再的發現,同行者多半「志」不在此。好不容易遇上一二似有志者,卻沒有足夠的努力和主動鑽研的動力,說到底還是志不在此。在此我不得不提一下我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
腦海中還是閃過三年多前一位很牛的科班出身的老師曾說,如果不是從小開始正規學習,就不該指望跳得好。我對她這個表述一直耿耿於懷。如果她是以專業演員的標準發此言,我可以同意,但她的角色是一個排舞老師,說話的對象是一幫排舞學員。這句話等於直接就把我這種業餘但對習舞有高度熱忱的空間都抹殺掉,我不相信也不受影響,但她的話肯定會讓一些人卻步。現在我在技術和知識上已經有足夠的底氣大聲說出來,老師您錯了,而且害人不淺。
這又引出另一個話題。就是有這些老師級的人在灌輸一種概念,就是跳排舞就只圖健身,藝術成分就不必太認真。要真想學好,就去找專業老師。這個觀念大錯特錯。排舞的藝術成分是非常高的。中國人圈子,不管台灣、大陸、或美國,排舞的水準都比經濟文化條件相當的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要差一大截。這些地方都能生產不少高手,在視頻上做出許多高水準的示範。中國人地區呢?對不起,一個都沒有。為什麼有這個差異?我認為和這種觀念大有關係。這就為華人業餘舞蹈關上一扇大窗。至於想要學舞就該找專業老師這件事,我可以這麽說,所謂的專業老師,一來有大量的濫芋充數(這點真是令人感到噁心),而一些真正專業的,面對志向不高,見識淺薄的業餘學員,也是教些泛泛的東西,那就還遠不如從排舞的寶藏裡發掘材料來學習。等我淘盡排舞的寶藏還有不足,也許我會去拜師,但得一對一的教學,而且不是現在。
我發現,幾乎所有我所見到的業餘舞蹈者是把舞蹈當健身,當生活的調劑,並滿足社交的需要。他們並沒有在經營一樣興趣。這沒什麼不對,只是有點可惜。在花同樣多的時間,為什麼就不能在境界上提升呢?間或有少數人有顯露出想要多學點的慾望,她們又被這個圈子裡非常不專業不認真的老師誤導,瞎子領瞎子,結果沒有長進。為什麼不專業不認真的老師充斥呢?因為有更廣大的「跳舞當調劑」的市場簇擁著他們。
可惜啊可惜!但願有一二人能受我的經歷啟發,一起走這條路。這,也就是我對下一續篇的許諾。若干時日之後,且來分說。
Friday, May 26, 2017
耐力運動的臨界點
今天的心得可以反映出為什麼耐力運動這麼迷人,而為什麼有人喜歡不斷突破個人記錄。
耐力運動的本質是一種臨界點的運動,也就是維持一種可以持續的掙扎狀態。就在這可持續和不可持續之際,就是那個不可捉摸的臨界點。就是在這臨界點附近掙扎,才必須用上各種物理,生物的知識,和心靈的修煉。這個境界,促使你忘我。
我的臨界點在於持續的陡坡,最難突破的一環就是當踏板在最上方的時候,最難使勁,車子很容易停下來。過去,我解決的方法就是拼命使勁,或站起來騎。這兩種方法都是讓肌肉透支的無氧運動,本質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只能盼著待會過了這個陡坡可以稍事喘息。但因為肌肉透支(其實就是積存了無氧運動的酸性物質需要血液運走),有氧運動能施的力越來越低,等到了稍微平坦地帶,原來期望可以喘息的狀態並沒有出現,因為透支的肌肉被迫繼續使用無氧運動,造成更大的透支。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萬劫不覆。
真正的解決方法是找到施力的方式,可以維持在有氧運動範圍內。其實也就是簡單的槓桿原理,當踏板在最高點時,同樣的施力方向應該與踏板臂成垂直方向,這樣槓桿效果最大,施力最小,最有機會維持在有氧範圍。一試之下,果然效果卓著。一路輕鬆寫意到達目的地。
這下子,又要尋找另一個臨界點,繼續忘我了。
Tuesday, April 4, 2017
人生不要淪為插旗子運動
有人喜歡到處旅遊,去別人沒有去過的地方,分享出來,讓人欣賞。
有人喜歡從事極限活動,追求不一樣的體驗。
這些都是好事,但都屬於擴大已知的範圍,而不管你怎麼擴大已知,比起那未知的部分,永是滄海之一粟。
喜歡讀書的,少讀一本書,到底有什麼損失?
喜歡體驗的,沒去bungee jumping到底有什麼損失?
”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讓心靜下來,品味所知所在,多想想。
Tuesday, February 21, 2017
小鋼砲和重低音
最近得買新車,本想務實再買Prius,不料被兒子們蠱惑,買了個VW Golf GTI。這種車屬於hard hatch,意思是很會跑的掀背式跑車。哎呦餵,還真的是。力量還不是唯一好玩的,更好玩的是廣大的DIY 改裝和調校愛好者,和一大堆的相關產品。這就產生了無窮的話題,聽他們講,我也津津有味。爺仨的共同話題。
此外,我還在蠱惑下老不情願的加裝了個所謂的重低音喇叭(subwoofer)。我最反感平常開過一兩車,嘭嘭嘭的把我的車子也震得直顫。如今莫非我的車也要如此加害於人?何況這是什麼品味?到底是聽音樂還是聽嘭嘭聲?
等裝好了一聽,可大吃一驚!效果好得驚人!不僅僅是低音喔!怎個完全脫胎換骨。一曲Beatles的Strawberry Field,很安靜簡單的歌,整個活過來了。再一曲莫扎特的室內樂,同樣精彩。音場,定位感,層次,音色,細膩感,動態感,音樂靜止片刻餘音裊裊的空間感,錄音瑕疵的特有臨場感,讓小小的車內空間無限延伸,想像隨樂音恣狂馳騁。從此車庫裡此處就成了我的聖所。
原來這玩意兒是把音源重新分配工作頻率給八個隨車喇叭單體,並提供足夠的功率,當然,也增加了一個subwoofer喇叭,但絕不只是如此。
常常需要擠車陣的愛樂朋友可以考慮這個升級。
Friday, August 12, 2016
說走就走遊國家公園
Friday, May 13, 2016
三個奇葩,一個中下階級切面
Wednesday, March 2, 2016
不解風情科學咖啡經
Friday, October 30, 2015
逛街男自述
古文人與自然顯得格外親密,也透過自然與自己和他人親密。現代人要像古人那樣縱情山水,吟詠自然,當然也可以,但也別忘了,現代的市井,也是一條綺麗的風景線。逛梅西,也可以有詩人的情懷,因為,那是人與自己親密的地方。這年頭,親密是多麼大的渴求,甚至是奢求,但也許要先自問,我和自己可曾親密過?穿,可以是個媒介。男士們,逛街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