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7, 2012

一個基督徒看台灣的政治板塊


總統選舉落幕了。聽深藍的灣區名廣播人史東先生訪問台灣的一位退休女教授張麟徵(也是偏藍的)做選後分析,兩人一搭一唱,非常合拍。大體是說,國民黨這個經濟牌,藉著九二共識議題的發酵,贏得大多數務實的選民的支持,也逼得民進黨不能在兩岸政策上繼續迴避。她又分析說,這次最顯著的趨勢是,以前很多挺綠的企業主都紛紛務實地倒戈支持馬英九,包括長榮的張榮發,宏達電的王雪紅,和東元的黃茂雄等等。她的看法是,這些企業家最務實,最有洞見,連他們這些感情上是綠的都要面對現實,可見國民黨的方向是正確的。她又說,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已超過總出口的百分之五十,兩岸經濟依存性已經是唇齒相關,難怪九二共識所保證的安定是必須的,也難怪王雪紅會這麽激動地說,很難想像沒有九二共識的情景。不知道怎麼搞的,這些話讓我這個骨子裡還是偏藍的聽起來不是很舒服。

另一方面,敗選的蔡英文在感言中展現氣度之外,標識民進黨兩大堅持,一是照顧弱勢,二是堅持小額募款。這很讓我感動。

我的感覺是,台灣政治版塊正在推移,從族群和國家認同,慢慢往類似美國的典型的自由和保守派的劃分。國民黨越來越像美國的共和黨,偏向既得利益者,主張先富再均。民進黨越來越像美國的民主黨主張社會正義,但比民主黨有理想性,因為她也主張非成長式的綠色經濟模式,看重“幸福”,而非“富強”。

其實我是不熱衷民主政治的。民主政治搭配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充其量只能說是必要的惡,也就是在沒辦法中間找到的危害最小的辦法。任何把民主說成『普世價值』,或是社會進步的終點站的話都讓我發笑。但話說回來,笑完了我還是得回來接受這就是我們現在能期望的最好的。而台灣慢慢趨近自由/保守兩派的典型民主政治版圖劃分,並不是一件多好的事,但至少是讓這個必要之惡的民主制度充分體現,理路比較清楚罷了。

我衷心希望,台灣在這個轉變中,不要把美國的共和/民主兩黨當成模範生學習,而能夠有這個福氣保存她最可愛清純的一面。台灣有機會比美國更好!

C.S.Lewis在《Mere Christianity》中提到,基督徒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應該是一個經濟制度上『進步』,但價值觀上『保守』的社會。所謂經濟制度上的進步,指的是一個『多收的沒有餘,少收到沒有缺』,不鼓勵刺激消費,追求奢侈,過度開發,但人人安居樂業,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社會,比較類似社會主義的理想。但另一方面,這個理想社會在家庭生活和禮貌上有守舊的一面,堅持一些繁文縟節,近乎貴族化的情調。換句話說,重視人類精神文明所積累下來的一些傳統的東西。這些東西在進步和理性主義的思潮下往往被視為落伍,守舊,不切實際。有趣的是,他提到人們往往只喜歡這個理想社會的一部分,而忽視另外一部分。鮮有人照單全收的,卻都可以用聖經來支持自己所認為的,其實是片面的,基督化理想社會。

他這個看法,證諸美國的兩黨,真是一針見血。共和黨,就是偏執傳統價值一端,所以有所謂的『右翼保守基督徒』這樣的政治團體。但因為他們這保守心態卻誤用在經濟和分配制度上,在對非法移民抱著肥水不落外人田的狹隘思想,極端的甚至還夾帶強烈的白人優越感;對弱勢的照顧不主張就地救濟,因為那會干擾市場經濟自由運作;對企業家則是盡量照顧,讓他們創造就業機會,這樣貧窮就自然消滅了。另一方面,民主黨則注重經濟上重分配,必要的話不惜犧牲一些經濟發展。但是,他們經濟上的自由派思想又過度誤用在道德和傳統價值上,同樣的有讓人不放心的一面。

不過美國的兩黨之間自由和保守的差異,只是相對的。就全體來看,美國已經是一個極端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個基調已經是不管誰執政都是一樣的。在這個制度下,統治者和小老百姓其實並不是在同一條船上。舉一個切身的例子。我所工作的公司,原來是一個華人創辦的成功高科技企業,但因為老板觸犯證管法,被趕下台,之後就是華爾街的專業經理人來接收。從此之後,辦公室被分成兩個區域。一個是所謂的主管(executive)區,一個是普通員工區。這兩個區儼然像是兩家公司,一道牆壁隔起來,各有各的茶水間,辦公室器材等等,兩邊的互動非常少。最近公司營運不佳,到了要破產保護,尋求買主的時候。把公司買個好價錢這些executive可以得到豐厚的佣金,因此他們乾脆把公司運轉停住,並不在乎公司營運會因此更惡化。反正他們可以殺雞取卵。而倒霉的是牆壁另一邊的普通員工,要面臨失業的陣痛。

你說這些主管不道德嗎?我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的角色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創造出來的正當職業,只是他們的目標像是炒房地產的“flipper“,低價買入一個房子,整一整再高價賣出去。員工只是這房子可以去,可以留的資源。

還不僅如此,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更能看出『商人無祖國』是多麼明顯。美國的股票市場,和就業機會可以說是脫離的。企業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找資源,包括員工,大賺其前,而國內就業硬是沒起色。

美國最近的佔領華爾街行動就很清楚的標識這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之間的鴻溝。他們是在兩條船上。沒有人是錯的,這是制度造成的疏離。

反觀台灣,財團和台灣老百姓是在同一條船上嗎?美國的殷鑑下,台灣的有識之士該好好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暸解不夠深入,所以沒有答案,但至少知道那些不假思索就把台商和老百姓利益劃上等號,標榜財團的聲音代表民心向背的,是蠻有一點粗暴的。

另一方面,民進黨如果能真的把自己定位為小老百姓的政黨,從小額捐款來落實,確實切斷與財團之間的關係,同時能夠貫徹均衡永續的經濟政策,將能使台灣成為遠超越美國的比較理想的社會。台灣人本來就不這麼奢華, 這種願景是比美國更有條件達到的。但是會走得很辛苦,失業的問題得解決,否則曲高和寡,需要有忍辱負重的政治家。希望民進黨能出這種人。

今年的尾牙,希望看到台灣的媒體不要再報導那些領超高年終獎金的新聞,轉而報導如何深耕經營,看重員工全人和家庭幸福的企業家。台灣的工作倫理是最需要大翻修的。企業競爭力是靠著不斷的加班,犧牲健康,家庭生活,個人全人發展換得到。希望老百姓不再羨慕竹科的光鮮。民進黨任重道遠,期待你們負起移風易俗的重任。

次外,期待民進黨把國家認同轉到類似美國的『生活方式』認同,而不是去中國化。不要排斥傳統的價值,坦白講中國文化就流在你我的血液理,去中國化就等於把精神文明一起拋掉。這就是C.S.Lewis所描寫的錯誤的進步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