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控訴的藝術--Django Unchained(被解放的姜戈), Syriana(辛瑞那), The Company Man( 企業風暴)

很佩服在好萊塢的環境下能拍出既不失去票房所需的娛樂性或故事張力,又迫使觀眾看完後沉吟片刻,控訴性質的電影。最近看了一部新片Django Unchained, 很過癮,就想起另兩部稍早的片子,一並記下自己的心得。不是影評。


《Django Unchained,2012》--番茄醬也有不同口味

黑人的悲情是一個被炒濫的題目。濫到於黑人只能助長不反躬自省的,”全世界都欠我”的無賴心態,而白人則只是再一次的藉以磨練自己政治正確的不卑不亢反應,骨子裡卻是更堅定自己的優越感和對黑人的蔑視。

這部片子看似一部徹頭徹尾的黑人悲情片,但如果只是如此,它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首先,它的“好看”,就遠遠超過了這個陳腔濫調的主題。太好看了!那個靠抓壞人拿賞金的牙醫師的風趣魅力,還有那個莊園的壞蛋主人的喪心病狂,還有他那黑人狗腿子的諂曲邪惡都演得超棒!故事,拍攝技巧都好。不看是跟自己過不去。

我想要發揮的地方,是這部片子處理血腥鏡頭的方式。無奈R級的鏡頭可能讓我大部分的教會朋友反胃。可惜了。不過,我發現我的弟兄姐妹們並不是絕對的潔癖,幾年前一部好評如潮的“The Passion of Christ”也是R級的,但那些血肉橫飛的場面,在崇高的對基督的愛之下,都變成可以豁免的。好像這些觸目驚心的鏡頭經基督的寶血聖化了就不會經由潛意識污染我們一顆純潔的心。因此我還是抱著希望的。如果你相信我,這部電影的血腥呈現,是你值得冒一點被精神污染的風險來玩味的。

番茄醬式(spaghetti) 的血腥處理,這不是首創,但我看到兩種截然相反的表現方式。一種是讓你感受真實,和最大的情緒震撼。那段莊園主人家奢華的客廳,杯晃交錯的賓客前蒙丁哥(Mandingo,指黑奴被挑選來彼此肉搏到死亡做為娛樂的,但是不是有此事並無實據)的決死搏鬥,和狗吃人的那一幕,屬於這一類。導演的功力在於運用極少的直接鏡頭,連番茄醬也寥寥數滴而已,卻借著音效,旁觀者的表情,甚至運鏡的技巧,激起觀眾的想像力填補看不到的部分,狠狠的讓你就算閉起眼睛來都躲不開如同就在旁發生的開腸破肚,骨頭折斷,肢體撕裂。同時,壞蛋的把這場屠宰當成一個饗宴來享受的表情又讓油然而生的憤怒又起來蓋住了噁心的感覺,真的像極了極重口味的麻辣臭豆腐。不管你承不承認,觀看後的你已是不一樣的人。

另一種表現方式,則是故意誇張到不像真的。這用在所有其他的槍戰中。被子彈打到的人好像是個裝滿血的皮袋子。那些喜歡槍戰電腦遊戲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最後一場大戰簡直像是正在噴漆的房子,“血“蒸汽瀰漫。再加上一些俏皮的對話引人發笑,這場大屠殺就成了詭異的狂歡會。這時你會發現,看到麻木自己比想像的要冷酷多了。原來,所謂的側隱之心是相對的。真的,如果平常借這種場景演練久了,拿起槍來走進校園大開殺戒不也是遊戲一場?

至於抗議,有這意思嗎?在不正經的娛樂片表層下,似乎緊繃著一股抗議的情緒,未必是為黑人,因為那黑人管家魚肉自己人壞到骨頭裡去。那是什麼?大概是抗議你我的無動於衷吧!

《The Company Man,2010》--不見血的血腥

這部電影在講失業,一種美國前所未經歷的經濟形態下的失業況味。

人們常說,在美國失業,待業,再就業,為工作而遷徙等等,是家常便飯,人們不但習慣了,就算有焦慮不安,也是暫時的,大環境總是讓你感到樂觀,這種工作沒有了,總有另一種工作等著我。電影裡的幾個主人翁的生活形態和所遭受的衝擊真的印證這一點。但好景不再...

故事背景是一個2008年大衰退下,在波士頓的運輸公司。主角包比是有十二年年資的超級業務員,就在他最風光,不可一世的當而遭到解僱,原因是部門重整合併。他的反應很典型。先是憤怒,此處不留爺,必有留爺處。找工作跩的很,姿態很高,薪水職務不能比原來差。四處碰壁了幾個月,慢慢知道形勢不同了,開始降格以求,姿態期望越來越低,最後到了要賣掉大房子和心愛的保時捷的時候,只好去大舅子那兒做建築工人。

菲爾,六十出頭,是公司的高級主管,不久也被炒魷魚。他可是老臣了,而且工作非常賣力的。可說是畢生心血都在工作上。他的反應和遭遇又慘烈得多。他發現自己的高資歷和高齡真是高處不勝寒啊!降格以求還是四處碰壁,一個誇張的場景是他走進等待面試的大廳,有一大排年輕小夥子也在靜靜的坐著等。沒救了!房貸和女兒私立大學學費繳不出來,屈辱無望到極點,就自殺了。

菲爾的老板金尼,是公司的第二號人物,包比和菲爾所屬的造船部門就是三十年他一手建立的,功成名就,腰纏萬貫,連他也被幹掉了。當然,他的選擇就多了。可以退休過好日子,也可以幹點別的,實現理想。同樣是解僱,他和菲爾和包比可不是一國的,即使私交不錯。他選擇再在公司廢棄的船塢上重建造船業,包比就被他找回去。這是勉強擠出來的Happy Ending,否則悲觀的展望就太另人洩氣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happy ending是天方夜譚。此刻美國怎麼可能恢復造船業?美國人還要再吃許多苦頭才知道自己該腳踏實地的幹,那時才可能恢復製造業。其實,片中真正的曙光,反而是包比的家人和岳家所代表的腳踏實地的生活方式,和太太的堅韌與不離不棄,讓他有空間迴旋,放下身段,沉浸下來,認識到自己其實何其富有。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這電影描繪了同樣是受薪階級的老美的生活形態。包比再怎麼不可一世,年薪在2008年不過十二萬,波士頓不是個便宜的地方。看看他的奢侈生活吧!保時捷跑車,郊區的大房子。存款接近零,貸款一大堆。當然兩下子就賣得賣房子,賣車子了。這就看得出來老美的樂觀。有多少花多少,因為在過去,找不到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菲爾就更扯了!已經躋身主管級,薪水恐怕不低吧?六十多了怎麼還不乾脆不幹了退休享福去?你錢花到哪裡去了?怎麼房子還有貸款呢?答案不證自明,場面得維持啊!這樣子的生活,在他來說,是唯一的活法,因此自殺也是必然的。

金尼雖是有良心的人物,因為他極力反對用裁員的手段維持股價,但他畢竟是贏家,就算被炒魷魚,抱著堆成山的公司股票,他反而因此更賺。從他自己的偷情和太太的揮霍身上更可以看到糜爛。我是想不通他和包比和菲爾怎麼可能私交這麼好。根本他們之間就好似有一條裂縫,地震一來就永世分隔。

控訴在哪裡?電影的名子取得很好。“公司的人”,多麼反諷!把身家性命和自我認同都寄託在公司上是多麼虛無的事。百分之九十九的薪水階級都可以在包比和菲爾身上看到自己可能的下場。要怎樣掙脫這個輪迴?努力擠到百分之一裡去,還是節省一點為自己建立安全網?坦白講後者比較實際,但那些企業主和政客可不喜歡這樣,因為少了消費,美國經濟更慘。他們希望你繼續像包比和菲爾那樣寅吃卯糧。藉著各種媒體他們在極力創造物質主義的消費文化,讓你以為生活形態就是生命的全部。這是菲爾自殺前說的話:

You know the worst part? The world didn't stop. The newspaper still came every morning, the automatic sprinklers went off at six. Jerry next door still washed his car every Sunday. My life ended and nobody noticed.

思想的牢籠,可以致死。

《Syriana》--誰不是不擇手段?

美國可愛的地方就是言論自由,容的下這樣子露骨揭露司法部和中情局幹的骯髒事,包括抹黑自己人,對石油公司非法勾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暗殺的手段操縱他國內政等等。

但美國真的可愛嗎?美國人真的天真嗎?看完此片你會覺得美國雖然只有兩百歲,但是非常老謀深算,知道怎麼樣玩,既可以有開放社會的形象,又同時可以凶狠邪惡如毒蠍。

這片子的情節格局太大了,真佩服這為編劇,能把好多條看似不相甘的故事線縱橫交錯,最後凝聚在一點上。人物一大堆,前因後果的微妙關係,大概要捧著筆記本來回看好幾次才能搞清楚。簡單勾勒如下:

一個中情局幹員到貝魯特阻止武器偷渡案子發現一枚威力強大的肩式飛彈被偷了運往埃及,背後出錢的是某產油國的王儲之一,於是他就被派去暗殺這個王儲。其實這個王儲是改革派,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理想希望發展經濟好把國家從對石油的依存中救出來,這等於就是掙脫美國的控制,難怪老美要把他幹掉,寧願扶植他那不成才的弟弟。情報員為執行任務,用了一個地頭蛇,沒想到中途地頭蛇又接了伊朗特務的活兒反過來把他給折磨一頓,還是伊朗政權扶植的Hezebolah組織官員及時阻止了他。倒霉的他又成了被中情局陷害的代罪羔羊,因為這個地頭蛇威脅要揭露美國想要暗殺王儲的事。他被逼得走頭無路,又發現中情局要用飛彈在沙漠中把載著王儲的車隊毀掉,於是就驅車去提醒王儲,結果就在追上車隊時一同死於飛彈。另一頭,美國某石油公司在這個產油國的地盤被中國搶走了,就與另一個小公司合併,因為這小公司賄賂哈薩克官員,拿到採油權。因為合併案規模太大,引起司法部基於反托拉斯法的疑慮,就僱用了一個律師事務所來為其抹粉。執行任務的律師發現了小公司賄賂官員的證據,甚至兩家公司的高層都知情。最後怎麼解決的呢?還是和司法部談條件,就讓事務所的人,包括他自己頂罪,保護合併案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一個來自巴基斯坦工人在這個石油公司因失去採油權而關掉的煉油廠遭解僱,生活困苦下被恐怖分子吸收,最後就用那枚被偷的肩式飛彈當人肉炸彈對這家石油公司的油輪攻擊。又,石油分析師抓住機會賭在這改革派的王儲身上,成為王儲的謀士,因緣是在王儲所辦的宴會中他的兒子在游泳池裡意外被電死,而王儲為補償他的損失就給他所屬的公司很大的顧問合同。太太不諒解就與他分開。最後他在被飛彈功擊的車隊中僥倖因生還,黃粱夢醒,回到太太和幼子身邊。

這個電影厲害的地方就是讓你發現每一個人都不例外的在不擇手段。而背後又有個自的不得已或幸酸。抗議什麼?抗議這個事實。我猜,它更抗議觀眾中自命清高,自已為不會如此不擇手段的人。

畫龍點睛的台詞(小石油公司的總裁):

No, I tell you. No, sir! Corruption charges! Corruption? Corruption is government intrusion into market efficiencies in the form of regulations. That's Milton Friedman. He got a goddamn Nobel Prize. We have laws against it precisely so we can get away with it. Corruption is our protection. Corruption keeps us safe and warm. Corruption is why you and I are prancing around in here instead of fighting over scraps of meat out in the streets. Corruption is why we wi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