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夏朝,大概是在西元前21至16世紀之間,有17位君主,開國君主是禹,滅亡君主是桀。我們還知道很多有關夏朝的故事,如少康中興,鯀禹治水,也知道她的疆域,所面臨的外族,政治體制,軍事制度,人口,社會結構,工業,商業,交通建設等等。
可是有一個問題,我們所知道的這麼多,都是出自成書相對晚得多的文獻,卻沒有考古的直接證據,證明夏朝的存在。雖然在河南山西之間的二里頭文化遺址落在文獻中夏朝的年代,地點也吻合,卻未曾出土如殷墟甲骨卜辭這樣的文字記載,即便有許多精良的銅器出土,卻仍然無法證實夏朝的存在。
但你能說夏朝不存在嗎?三皇五帝,包括我們公認的祖先炎帝和黃帝,恐怕很難相信確有其人,因為文獻記載的神話傳說味道太濃;但夏朝的記載就具體得多。具體到你想編造都不太容易,也沒有合理的動機。
猶太人的歷史,從亞伯拉罕一直到以色列王國成立之前這段時間,也就是摩西五書和士師記所記載的歷史,甚至包括撒母耳記中大衛,所羅門的歷史,都如同中國的夏朝一樣,有文獻詳細的記載,卻沒有直接的考古證據。到底亞伯拉罕,以薩,雅各,摩西,約書亞,路德,大衛,所羅門等等重要的人物是不是確有其人?以史學的標準看,無法確定。史學家之間有許多爭議,在認定信史的程度上大體上有所謂的最大派(Maximalist)和最小派(Minimalist)之別。最小派認為連大衛,所羅們都是虛構的;而最大派傾向於相信大衛和所羅門確有其人,卻無法肯定他們的王國的規模和國君的地位,因為考古證據顯示那時後巴勒斯坦人口稀少,可能只有稀落到村落,總人口不過幾萬人。考古證據顯示近東的各文明在同一個時期,也就是大衛,所羅門稍前的時代,有一百年(約1250~1150 BCE)的所謂的銅器時代大崩盤(Bronze Age Collapse),文明嚴重倒退,城市被暴力毀滅。這就更讓大衛和所羅門王朝的繁榮情景更加不可能。
至於更早的人物,就連最樂觀的史學家都不能不根據證據承認他們的真實存在恐怕機會不大。這包括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甚至摩西,約書亞等等。
人物不存在,那故事呢?出埃及?西奈山十戒?所羅門建的聖殿?約櫃?約書亞進迦南?這些在史學的標準下,真實性並不高。
至於以色列人發源的故事,亞伯拉罕蒙召從兩河流域(現伊拉克境內)遷徙到這應許之地,這件事的真實性也很薄弱。考古學家在迦南地區找不到能夠區分出以色列人和迦南人的線索,考古證據中最早提到以色列這個名字是在埃及的一個石碑上(約900BC),簡短的提到以色列和迦南,而以色列是當時被打敗的一部落之一,再來就要等到摩押王米沙的石碑(840BC)。現在最合理的推測是以色列人就是起源於迦南,靠著嚴禁與外族通婚的方式逐漸從別的迦南人中區分出來。
史學家還發現,大約從猶大的約西亞(Josiah)王開始,聖經的記載就得到比較多的考古支持,而在此之前就差很多,並且越遠的越不可靠。
有些基督徒可能會報著一種陰謀論,認為這些學者都是想盡辦法要否定聖經的歷史性,好摧毀基督教。其實並不是這樣。學術界有各種不同背景的人,而且學術界有它的紀律,這種事情或許有,卻不可能是普遍性的。何況,以色列境內的聖經遺址多半是在以色列的控制下,參與的團隊應該是希望找到支持舊約聖經的證據的。在這樣強烈的動機下,成果並不理想。當史學家一至認為某一件事不是事實時,並不光是沒有直接的證據支持,還要有反面的證據來說明這件事沒有條件是真的。例如前面所說的夏朝,並不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史學家就蓋棺論定它不存在,反而因為各種外證與夏朝的文獻記載基本吻合,史學家傾向於相信有夏朝這個朝代。反觀前面講的聖經裡猶太人這一大段歷史,地位就遠不如夏朝了。因為不但沒有直接證據,更有許多證據與聖經的記載抵觸,讓真實性大為降低,因此史學家多半傾向於不相信這段歷史的真實性。
做為一個基督徒,我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接受聖經所記載的事,即便不是全部都是虛構的,卻至少有一些地方不是事實。意思就是,絕對的聖經無誤的立場站不住腳。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有必要反省,神的啟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甚至,我們的信仰的依據到底是什麼?
如果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幾個大敘述(Grand Narrative)都是虛構的,這些大敘述中神和以色列人的互動都沒有這回事的話,神的啟示,神的約和應許不就都落空了嗎?當然,我們還是可以選擇相信這些大敘述是事實。即便考古證據不是這麼樂觀,還是有空間這樣相信,以神的無所不能,我們是可以閉著眼睛否定一切客觀證據。但更值得想一想的是,即便這些大敘述都不是事實,神的啟示就一定落空嗎?神的啟示就不存在了嗎?我們的信仰根基就瓦解了嗎?我們的信仰的地圖不就靠著這幾個大敘述做為經緯線嗎?例如,耶穌是逾越節羔羊,如果做為逾越節的歷史背景的出埃及記都是虛構的,那耶穌這羔羊不是進退失據了嗎?
可能完全相反哦!神的啟示不但沒有落空,反而更有力量。這有和猶太人的獨特性有關。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