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0, 2011

救恩出於猶太人(四)---解決方案的載體,也是問題本身

上一篇提到猶太人的創造和洪水的故事都有出於外族的雷同的版本,但並不因為這雷同,猶太人的獨特性有稍減,反而更凸顯神道成肉身的法則,和祂對人類啟示的方式的奧妙。
接下來要登場的,當然就是以色列人的始祖了。其實嚴格來講,亞伯拉罕並不能算是以色列獨享的的祖先,因為從亞伯拉罕生的不見得是以色列人,也有可能是以實馬利,米甸人的祖先。這是站在生物學遺傳的角度,我們還沒談到羅馬書第九章第七節的『肉身生的,應許生的』之分。說真的,保羅很有可能要多慮了。因為也許根本就沒有亞伯拉罕肉身的子孫這回事,而很有可能亞伯拉罕這個人,或即便真有其人,有關他的故事都是虛構的。我這裡說可能,並不把話說死,因為沒有正面的證據也不表示一定不存在,只是機會相對不大。有一個學者Joseph Blenkinsopp認為創世紀中有關亞伯拉罕的故事,並不是來自於口傳傳統,而是硬邦邦的文學創作,發生在西元前五、六世紀之間,也就是聖殿被毀,猶大國的精英被擄到巴比倫的時間。這個說法算是最極端的。如果這是真的,因為亞伯拉罕在摩西五經、列王記、歷代誌、詩篇、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以及一些其他先知書中都提到,那這些文獻的寫作年代是不是就得在它之後呢?如果雅各也算是亞伯拉罕故事的一部分,那提到雅各的書就更多了,整本舊約聖經恐怕只有寥寥幾個例外,如士師記、傳道書、雅歌、路德記、約伯記之外,其它都有提到雅各,多半是以雅各代表以色列。如果提到雅各的書的寫作年代都在被擄時期,是不是整個舊約聖經的主要部分都是這麼晚寫成的呢?好在並不一定是這樣的,因為一般相信舊約聖經是由不同的來源編撰而成,一部書內容的來源可能有很多個。有關摩西五經的文獻假說(documentary hypothesis),就主張摩西五經是由四種來源編撰成的,這些來源有先有後,分佈在西元950到500年之間。因此要說亞伯拉罕的故事是西元五百多年前的創作,即便許多卷書都提到他,也不代表這些書沒有更早的內容,來自於別的來源。

主張亞伯拉罕故事傳統發仞於較早的時期,例如西元前一千到兩千年時,的學者的依據大多是間接的證據,例如,遊牧生活形態的敘述,或社會風俗的敘述等等與其它歷史或考古資料吻合等等。沒有太多學者相信這些證據足夠。因此,到底亞伯拉罕故事是真有其事?還是比較早就出現的故事傳統,還是很晚才創作出來的故事?沒有人能拍板定案。
那我到底要相信什麼呢?如果是『最差』的情況,亞伯拉罕的故事是較晚,也就是被擄時期的創作,我的信仰是不是就崩潰了呢?

不會的。

如果亞伯拉罕的傳統是較晚的創作,猶太人為什麼要創作出這麼一個故事呢?如果是人創作的故事,那神的啟示在哪裡呢?也許故事本身就提供了解答。神創造天地,再造男造女,祂的心意是讓人類『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因此人類是造著神的形像造的。但人好像擔不起這個任務,並不按神的形像該有的樣式活。亞當夏娃吃了禁果後人類就一直存在著這個問題。洪水像是一次優生學實驗,但之後人還是一樣。神已經和諾亞立約了:『凡有血有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無奈人類繼續越來越不像樣,洪水的故事證明了只留好苗子(諾亞)來栽培也沒有用,因為好像人類就有一個變壞的基因在那裡。在證明優生學行不通的背景下,神的永恆救恩計劃就登場了。這回用的是教化的方法,讓人類本身改變,第一棒就是亞伯拉罕,而這個救恩計劃就一直沒有變過,雖然像連續劇一樣有好多集,但主題都沒有變,一直都在重覆這樣的循環:揀選,應許,盟約,敗壞,拯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集?關鍵在揀選上。被揀選的總是會忘掉自己被檢選的目的。神揀選亞伯拉罕,其實是揀選亞伯拉罕的子孫,是為了讓列國看到他們的繁榮,因而歸向神,最終的目標是讓地上萬國都必因他得福。所有的特權,目的都只有一個,讓世人看到神在自己身上的榮耀,因而悔改。偏偏人類天生是壟斷恩典的高手,一但認定自己是被揀選的,就跩起來,忘掉了最終的目的,反而開始發展一種敬拜神的方式,自以為通過這種敬拜方式,就一來可以鞏固這個揀選的特權,進而可以或得神所應許的一切好處。這種忘了最終目的地敬拜,就是真正的拜偶像,比所謂的異教的拜別神更難對付。如果我們基督徒也自詡是神所揀選的所謂的新以色列人,是不是也落入這樣的光景呢?好像人類就需要一次一次地犯同樣的錯,最後才會體會這個道理,神的救恩計劃才會是這麼多集的連續劇。我不認為這一次次的失敗代表神的計劃失敗,有更改計劃,而是就是需要這麼多次不同時空下不同的故事,才能讓人弄清楚。如果這些故事不是歷史事實,而是神用來啟示人類的大敘述(grand narrative),反而這一點比較能夠理解。

猶太人不是唯一宣稱是亞伯拉罕子孫的。回教徒,基督徒都宣稱自己是亞伯拉罕子孫。不過有一個分別,亞伯拉罕的故事是出自猶太民族的。也正是因為這嫡系的特殊身份,猶太人的揀選意識特強,而他們也因此受神的懲罰,在歷史上吃盡苦頭。他們是神揀選的解決方案攜帶者,本身卻成為問題。而他們本身成為問題的本身,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怎麼說呢?一是表面上的,也就是他們的失敗讓後繼者得到教訓,而這些教訓都寫在經文上。另外還有一層是隱而未現的。如果真如歷史學家所推測,亞伯拉罕的故事是晚期的作品,就不難體會這些故事為什麼這麼深刻反映出猶太人的過犯和苦難。例如,為什麼神要揀選一個住在大老遠的亞伯拉罕,讓他離鄉背景去成為大國?為什麼不在迦南找個人就算了?如果作者是被擄在巴比倫的人,或是經歷了整個民族在巴比倫的魔掌下為奴的人,亞伯拉罕從巴比倫帝國境內出走就有格外的意義。此外,故事中處理夏甲和以實瑪利就很動人。神已明說,只有撒拉生的以薩的子孫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神也讓亞伯拉罕遺棄他們母子。但神並沒有虧待他們,應允必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另外,以薩蒙神祝福收成得百被引來非利士人的嫉妒,就堵了他們的井,再挖,又被趕走,事後非利士人又跑來講和,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看到耶和華與以薩同在。這裡也可以看出來猶太人不認為神只是猶太人的神而已。亞伯拉罕自己不粘鍋,幫所多瑪打勝仗了一根線,一條鞋帶都不拿,顯明他的自潔。但這自潔遠超過自義的境界,因為他也同時有憐憫心,為所多瑪向神說情。這種情操,不是一些有識之士在經歷猶太人反覆犯錯遭難之後有深刻的體認才寫得出來的嗎?猶太民族到底是怎麼『編』出這麼深刻的故事,對人性的本質,人類普遍的問題和困境,以及唯一的出路有如此的體悟,對全人類,甚至全宇宙的拯救的關顧,是絕無僅有的。世界上的一神教已經是寥寥可數了,這些故事中反覆表達的一種把不對神專一看成是罪的根源這樣一種獨特的一神教,更是獨一無二的。

猶太人為什麼要寫這些故事?在流亡的狀態下,可能作者是為了凝聚民族的認同,未必意識到他們的著作成了神的啟示的載體。但即便如此,即便我們不十分清楚猶太人到底是什麼時候,如何發展出這種一神教的觀念來的,神的啟示也巧妙地溶進這些故事中。至於這些故事是不是歷史事實,都不減損它的神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